闲着翻了这部片子想洗涤下心灵,没想到受到了冲击,如果是佛教弟子,非常不建议你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除了最后菩萨渡船不肯去是原本典故里讲的,其他都是杜撰,而且写的一塌糊涂。
这个菩萨的化生莲妹,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就帮助光王躲避朝廷追杀,你都没搞清楚他是不是个好人就和朝廷作对啊,就因为他被追杀就同情他,你爹和你哥咋整啊,不怕连累啊。
光王的手下要杀掉追杀官员,她挡在了前面,这个不说啥,但有问题的是她居然直接把追杀的人放走了???放走一只狼,引来一群狼啊,善良是这么用的?哪怕你把他绑了带着,或者让他许下承诺保密光王行踪也行啊,居然什么也没做。
后面就引火烧身了,祸及全家,朝廷捉光王杀她家里了,然后把她爷爷杀了,她哥要找仇人报仇,她直接套用经典名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让他哥放下仇恨,别给爷爷报仇了。
首先,这句名言没有问题,但是不是这么用的啊,你不私杀仇人可以,但是起码要找到凶手,让他接受公正的制裁啊。
这就啥也不干,爷爷死了就死了,凶手也不想找。
后面她拗不过她哥,俩人上京报仇,在灭佛的紧张局势下还带了佛像,妥妥千里送人头,果然被查出来了,那就被压入死牢等着砍头了。
他哥不想死就带着她逃了,跑一半她想起自己跑了会连累其他狱友受害,就要回去。
哎,他哥肯定不能让她自己回去,他一个人跑,这可是自己唯一的亲人。
莲妹就想不到这层,觉得他哥可以自己跑不管她。
没办法,俩人回去了,第二日上断头台,差点在下面一家人团圆了,全靠逃跑的光王良心过不去主动暴露,没死全靠赌啊。
日本和尚二求佛像,她觉得人家不远万里,齐刷刷跪地上跪晕一片很可怜,就主动求大师把送给日本和尚。
这个佛像在影片中堪比国宝,啊她就替他爷爷作主了,死活要给人家,觉得人家辛苦。
日本和尚辛苦求佛像是他们自己的主意,又没人逼他们,况且想要别国的宝贝咋可能不吃点苦头轻易就给你啊,女主同情心就泛滥的让自己人为难,下不来台,着急成全日本和尚一片诚心,多让他们等一会儿就觉得人家受天大委屈了。
佛法讲慈悲救世,菩萨会舍生救人,但不会牵连他人,也不会强求他人牺牲成全大我。
这个所谓的化生莲妹,如果是她自己牺牲救人也就罢了,但她做的每一个看似善良的决定都害了身边的人,这是假慈悲,不要歌颂赞美。
佛法圆通无碍,行诸善事无有缺漏,菩萨做事是不会好心办坏事的,一定会事先考虑到会不会给别人造成麻烦,绝不会是我做好事我有理的态度!
关于一部佛教的电影,历史背景也有可信之处,不过总感觉总体拍得一般,我没有体会出里面所展示的所谓佛教的光辉之处。
一座观音像,余秀峰老者说老主持说了算,老主持又说余秀峰说了算,推来推去的。
有些剧情太艺术化,比如那位自杀的尉迟。
但是不管怎么说吧,关于佛教的电影的确是少之又少,应该支持的,所以尽管知道不会怎么好,还是认真看了,佛教文化的确需要弘扬,不过我觉得只要心中有善,无论你是否是那种信仰的人其实都无所谓。
大爱无疆,顶礼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所有差评的人请先给自已的心灵做一次环保,再去看这个片子,就会明白观音的同体大悲。
愿每个真正修行的人,都可以像莲妹一样行菩萨道,去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样世间就会充满爱与安祥,也就不会有杀戮和战争。
希望每个人都能用心去看看这部电影。
阿弥陀佛!
先说说可爱的老妈。
可爱的老妈晚上给老妈打电话,问老妈在干嘛?
老妈用略带伤感的声音回答:“我在看电视呢,看到好人被杀害了,正在难过得哭呢!
”50多岁的老妈还有这么一颗纯真善良的童心!
太可爱了。
然后推荐老妈看《不肯去观音》,因为老妈信佛,所以和她两人在两个地方同看CCTV6,完了之后分享下观后感。
看完后问老妈感受如何,是不是又低落了两滴同情泪。
哪知老妈乐哈哈地讲:我没哭,不难受,我看了之后特别开心。
莲妹就是菩萨的化身呐!
哈哈,我想说的是:这就是这部片子给人的真实感受。
很简单明了的道理,很朴拙原生的剧情。
说简单是因为它把复杂的故事高度简单化、纯粹化了。
而观音精神却阐释得非常透彻。
大慈大悲,舍己度人。
这个精神的演绎有五层递进——第一层是徐秀峰师傅讲:要把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对待。
基于对这一精神的理解,莲妹把稀缺的饮水给慧鄂法师喝救了他一命,也是基于对这一精神的理解,余秀峰师傅为了救光王,牺牲在宋屠夫的钢刀之下,为光王逃生的机会搭上了自己的命。
第二层是莲妹讲的:菩萨亦度有罪之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罪的人也能回头是岸。
是对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亲人的延展,“有罪之人”亦属于“每一个人”的一部分。
基于这一层的理解,莲妹求司马将军放了尉迟将军;光王在称帝后对尉迟将军既往不咎;正是对这一层的不理解,尉迟将军选择了一死一谢天下。
第三层是舍己为人,是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亲人的深化。
为亲人可以牺牲自己。
基于这一层的理解,海生与莲妹本来已经逃出监牢,又主动折回来情愿自己的死能换来众人的生。
亦是基于这一层的理解,光王说出了“民女尚且如此,我却在此偷生”的言语,从煞费苦心地密谋如何胜出的棋局中跳脱出来,抛掉棋子,主动投案,完成了从争权多势的潘王向胸怀苍生的君王的蜕变。
第四层是缘合则聚、缘灭则散。
缘由心生,凡事皆有因果,因此无尘大师说:“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便是讲的缘分。
基于对这一层的理解,光王继位后,许公公邀请莲妹兄妹进宫受封赏,莲妹谢绝了,光王赞许地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相对应的是慧萼法师为救东瀛百姓两次求请秘色瓷观音宝像的历程,秘色瓷观音像是佛法的象征、是余秀峰师傅毕生的心血、是光王二十年偷生时期的守护神,因此可见秘色瓷观音像对所有主角的意义,第一次求请慧鄂法师不辞劳苦、诚心请求,却因一念之私想偷走秘色瓷观音,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求请惠鄂法师以诚动人,得到了无尘、光王、莲妹、海生的首肯,成就了一番“传灯”普渡众生的的善举,终于请走秘色瓷观音像;而真正领会到佛法精神却是在莲花岛附近,秘色瓷观音像被大浪冲进海洋后,惠鄂法师以身护法,投身跃入大海之中去追寻秘色瓷观音像,被莲妹救上船后,顿悟出的慈悲精神。
如果没有那纵身一跃,慧鄂又怎能看到海面上生出的莲花呢?
至此,慧鄂终于不辱使命,请取了佛法的真谛,缘来缘往不必强求,秘色瓷观音宝像虽然珍贵,但是比宝像更加宏大的是“佛法”舍己救人的精神,慧鄂的纵身一跃,可以说比莲妹自投罗网、光王赴刑场更加深厚博大的普世情怀,是为东瀛苍生的一跃。
一跃,于是,缘生。
于是,秘色瓷冠观音宝像有没有在怀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观音就在他身边了。
第五层是不肯去,这一层说的是,佛度有缘人,但是菩萨不舍众生,有缘无缘不在菩萨,而在被渡之人。
慧鄂法师持秘色瓷观音宝像杨帆离去,莲妹恋恋不舍(是对慧鄂法师一行的不舍),海生伤心(是对宝像被请走的伤心)地说:用心送就行。
莲妹却坚持选择用行动去相送,这是多么地偏执与热切!
相对于光王称帝后,莲妹回绝进宫受赏,自然而然的缘尽,这一次相送,心未尽,缘未尽。
终于在莲花岛为救慧鄂葬身大海,才算缘尽。
缘尽之后,还不肯去。
因为菩萨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慧鄂是菩萨、光王是菩萨、莲妹也是菩萨,菩萨不拘泥于男身女身,心中有善,便是菩萨。
于是普陀山上有了《不肯去观音寺》。
阿弥陀佛!
——这本来是轻松朴拙的故事,各种情节都有不机密的地方,于是让人有种特想笑的滑稽感,但这不就是现实吗?
菩萨就是在普罗大众心里,何必搞得那么高深呢?
那些嘲弄剧情的,岂不是在心里把菩萨当作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迷信地加以顶礼膜拜吗?
很奇怪,为何大人总不让我们指着老天爷骂,如果那些让人供养的神仙会因此降罪,那他们就不配叫什么慈悲为怀了。
如果我们对这些神仙虔诚,他们就会感动降福,那天底下还有什么需要去努力的吗。
一句句的“菩萨保佑”,他真的就保佑你了吗。
总之,我不信宗教,但偏偏这部电影很有佛教宣传片的味道,就是要让你信。
名字本身很吸引我,因为有神秘感,可是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是雷剧一部了。
菩萨雕塑没一会就烧好了,却说耗尽一生的心血;日本橘皇后怎么一脸高兴地谈国家兴亡;一开始就很神话,突然降临的莲花水晶,老和尚向空中抛出,却能掉进另一个角度的熔炉里;狱卒竟然看得起囚犯的饭菜……故事本身很有传奇色彩,而且又是根据古代传说改变的,如果交给其它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会不会成为佳作呢?
不肯去观音,如果作为一个词组,总觉得有点难理解,但作为句子就好理解了。
不肯去某地的观音。
相传在公元916年,有一个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经普陀莲花洋时,突然哪里都是铁莲花,船不能通行,慧锷以为观音不肯东渡去日本,于是把观音圣像供奉在当地姓张的居民家中。
从此以后,普陀山慢慢发展成为专门供奉观音的道场,慧锷也成了普陀山的开山祖师。
话说已经这么烂的片子了,结尾也没一句比较有禅意的话。
弘扬佛法,渡世济人,以书画面授, 以传经布道,林林总总,以电影形态与大众触碰,不失为新的布道传法,星火燎原的最好形式。
宗教中,信仰伊斯兰的人口约2000多万人。
其次是基督教(含天主教)约1600多万,还有咱们本地的道教约数百万人,在当代中国五大宗教以及民间信仰中,佛教无疑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为普及深远的,约有2亿信徒,但真正皈依也在2000多万之众。
泱泱大国,数千年的宗教文明,经历了无数传递与演变,原教和新法,普世价值下的同化,在人们对浩瀚宇宙的渴求探索;对前世未来以及今生人之本身廖廖数载的牵畔;对信仰回归的终极关怀,宗教文明在此过程中不断超越着人的内心,适应着未来社会的变迁。
佛教、道教中除去传统的《西游记》《济公活佛》《封神演义》等等神话外,真正传经弘法,亲近民众的影视作品屈指可数,《不肯去观音》可谓是一部鉴证历史,大慈大悲,观音应验,回归信仰的正能量之作。
当下的人群信仰的缺失,物质上的渴求富有,心灵上的过度贫瘠,让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信仰沙漠化,有人什么都信,见庙就进,见神就拜,满是敬畏。
唯独见到同类的人,却时风日下,人心不古,缺失应有包容和关爱,佛法以影视形式开化度人,就这部观音菩萨作品,可称得上开山之作。
社会需要更多的阳光,需要正能量来一扫雾霾,荡涤心灵,冀希望国家宗教局能通过更多的题材作品,一来重现我们的璀璨历史文化;二来可以丰富我们多元化的观影需求;三来更可以唤醒更多的沉睡的心灵...............
N多年前,日本僧人来我大唐求佛,由于此观音像有颇深刻的历史渊源,不能轻易送人。
而日本方面又一再要求,必须请回为止,日本僧人无奈,只好铁了心肠,以感天动地的诚心在雨中跪求数日,终于感动观音心肠,取得神像回国。
在归途的海面上,菩萨现身显神灵,普度了执迷于形象的日本僧人,彻底大彻大悟菩萨本应该在人们的心中,而不仅限于一尊雕像。
本片看似一出佛家典故,演绎不肯去观音故事的来龙去脉。
实则内里暗含了当下紧张的中日关系,不知忏悔的日本人以为请回善物,就可以洗脱自己的罪孽。
其实根本不懂得,雕像只是外在的形象化而已,真正的善心还需自己的真心实意。
影片中也非常明确的以一个“和”字,对日方传达了强烈的信息。
只有和,才能繁荣昌盛,那不和的后果就不言而喻了。
只是不知道,只会参拜的日本人能看到此片吗?
他们又能看得懂吗?
≪不肯去观音≫,主要展现出人心善良大慈大悲的一面。
说实话,激发我看本片最大的冲动,在于看到了斯琴高娃和曾经的真由美才特意带老妈去看的,而且看这片的主要观影群都是信佛的老年人,一般人都不大能看懂;另外本片可能借这样的一个题材来暗中希望中日友好关系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总之,爱看不看。
近日,第3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正式公布获奖展演作品,由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北京丝宾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中影集团联合出品发行的首部中国观音题材电影《不肯去观音》不仅受邀入围,并获得“世界伟大电影奖(World Great Film)”。
在蒙特利尔展映时,更是引发了现场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热烈讨论。
《不肯去观音》感动海外 加拿大放映盛况空前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是加拿大三大电影节之一,北美唯一被国际电影制片人联合会承认的竞赛性电影节,也是中国电影重要的海外展示场所。
作为中国内地首部以观音为题材的影片,《不肯去观音》计划在本次电影节中的蒙特利尔市闹区电影院放映三场,消息一经放出便受到了很多观众的热烈响应,影片在放映当日的现场盛况和受热捧程度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
尽管是电影节展映作品,但在首场观影时,所有观众都必须自己购票观影,即便如此也依然全场爆满。
电影结束音乐响起时,全场观众向影片和主创团队报以持久掌声。
《不肯去观音》在放映结束后更是引发了现场观众对于中国电影的讨论,很多国外观众对此直言不讳:“中国电影给我的印象基本都是以商业利益为创作驱动,但是《不肯去观音》的出现改变了我对中国电影的看法,这部电影以宣传和谐大爱为主题,希望借此唤起观众内心真善美,这种善举值得我们所有人钦佩和赞赏。
”传承文化弘扬大爱 观众赞《不肯去观音》实至名归《不肯去观音》以公元842年至864年间日本僧人赴大唐求请观音的一段历史传说为线索,讲述普陀山如何成为观音道场的故事。
影片融汇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反映几千年来国人对精神世界的至高追求。
《不肯去观音》在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展映时,现场观众对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探索精神,并向在场的片方代表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包括对于画面优美的拍摄场地特别感兴趣,以及询问拍摄地最近的大城市,还有一些观众表示出了对弘扬传统文化的电影在中国当前环境下何以为继的忧虑。
现场一位观众在看完《不肯去观音》后的感触代表了很多观众的心声:“虽然语言和文化背景不同,但我们这些海外观众依然能够领悟和感受到影片的全部真谛,这部电影题材新颖,情节感人,传递正能量弘扬大爱,我认为《不肯去观音》此次获得‘世界伟大电影奖’实至名归。
”
这部片子放在以前,我肯定是会打低分,甚至不会去观看的,但学佛后,观看此片的角度换了。
将军奉命行事,一路追杀光王。
最后可笑的事情发生了,他一直追杀着的光王竟然登基成为新的皇帝。
下旨的任务是错误的,执行者仍去执行,最后下旨人换了,执行者便成了一个笑话。
没有正确的原则,没有正确的人生目标是多么可悲啊。
观音像与莲妹同时出现,莲妹是观音,是慈悲的化身。
对别人慈悲就是对自己慈悲。
莲妹救了将军一命,将军后来还了她一命。
莲妹一直是那么清净,美丽,慈悲。
慈悲的力量不可思议啊。
在莲妹身上,我看到了菩提心,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
一个人发了菩提心,便是菩萨了。
莲妹心中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她在雨中帮日本法师祈求方丈,被海生误解也不放弃;她为了不连累别的僧人,狱卒,逃狱后又回来自首;她看到爷爷遇难,虽然悲痛欲绝,但慈悲让她冷静,阻止海生打日本法师。
不能小看海生,他是个凡夫,其实我们跟海生一样,自私,不冷静,被烦恼所缚。
但他在莲妹的感染下,也做出不可思议的善举来。
所以亲近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啊,万善根本从师出。
如果海生亲近的是将军,那最后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电影中日本法师跪求观音像好几天,最后方丈见机缘成熟了,同意赠佛像。
以前看电视机或电影中看到方丈总爱为难弟子,让他们跪,处罚他们。
后来渐渐的明白了,方丈那是考验他们啊,培养他们的道心,道心坚固方能成事。
日本法师第一次求观音像失败,在船上痛哭。
如果请观音像的心不对,那请回去的也只是一尊佛像。
他悟得了这个道理,第二次回来再请的时候,乃至终于请像成功,但最后在回日本的船上,起大浪,观音不肯去啊,那何尝不是观音在度化法师啊!
不要执着于观音像,再宝贵的佛像也只是一尊佛像,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啊,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无处不在,千处祈求千处应。
破了这个执着,我想观音菩萨才真正入了法师的心。
@香港。几乎一切都可以预测,过程中昏昏欲睡,看完只想问,石头姐为什么还在演兰斯莫斯这些破玩意儿。
最疯癫的剧本,最悲伤的内核。当“拯救地球”成为一个疯子的呓语,其所照见的现实反而无比真切。一场笑到流泪的悲剧,震撼人心。
Cult好評/第三幕好評/一開始睡過去了醒來後就變得好看了/我真的覺得光頭無論在什麼電影裡都有充當奇觀的作用
7.5/澳门/没细看简介进来看,只记得有外星人,其实是非常黑色幽默的一部电影,感觉创作者已经在尝试了各种主义对人类社会变化的推演之后对人类的存在终于失去希望了只好创作一部可以一戳戳死所有人类的最终幻想以平息自己的怒火🤣简单来说:没招了,都得死!
让我想到我小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看的一本什么外星人真的存在和各种阴谋论纪录片……非常幼稚的情绪化的观点以及看起来外星人才想的出来的剧情,很颠吧……
I knew this is always a deceiving game between the director and the audience, the ending was written on the wall all along, just cheesy and cheap, you can’t fool me with this shit
无论你喜不喜欢这部电影,你都必须承认emma stone的表演一直在进化。
还可以
FEFFS 淡淡的幽默感,极其单薄的文本混着整体旋律像<1812 ouverture >的配乐,但最后也没有很惊喜
比预想的好很多,其实较长一部分都觉得只值两星,但从艾玛斯通的那段话开始内容极度舒适,片尾字幕的环境声胜过一切的片尾音乐,很巧妙的运用。兰斯莫斯用他的影像风格成功地使其情节的可讨论性不再存在,聪明人、蠢人、有钱人、穷人、好人、坏人,这些都不重要,反转不再有意义,而他,或者说我们,期待的是结局的必然。比较遗憾的点是美术风格丧失了一些特点。这才是比poorthing更值得最佳女主角的存在。
兰大师终于在继龙虾和宠儿过后,又拍了一部普通人也能看懂的电影,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石头在这一部里面终于不用过度装疯卖傻了,演技反而更有说服力。但我私心觉得这戏里面最好的演员是演Don的Aidan Delbis。另外很多人在评价一战再战的时候,说保大师在戏里面无差别地平等攻击了左派和右派,但那部戏里面政治隐喻更像是风格精美的背景板。兰大师这部作品才是精准地同时攻击了左派跟右派。
这个无可救药的世界
平淡的故事,因为影像的表达变得超有冲击力。像李佳琦卖货的时候不断按铃铛。对的,就是这种感觉。一个彩色的油画铃铛。
2.5 结尾蒙太奇加半星
好荒诞的片子,看得我一懵一懵的,杰西普莱蒙和艾玛斯通演技真的牛逼
2025.11.02澳门银河
BIFF30 无英字有点影响理解,尤其是最后石头姐叽里咕噜说了一堆外星语我是真的没办法了…等片源出来再看一遍吧。多种意义上看得有些折磨,兰斯莫斯这部配乐用的交响乐在cgv imax看真的是震耳欲聋(但后半段确实很有效),章节过渡地球倒计时也一惊一乍;观感和可怜的东西类似,总有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其实内核是个简单的故事,看完反而好奇韩国原版是什么样的。结局和前面发生的一切相比,也显得有些普通无趣。(饿着肚子看的,看完身体心理都在颤抖..但还是很高兴可以在影院看这部)
Sacred Deer以来的生涯最佳,但又完全不像他。近两年关于当下的电影里最切中要害的一部。DiCaprio靠边站了Jesse Plemons需要拿奖
石头姐是男版小李子。剧本很有趣,虽然是翻拍。我居然在这种血腥暴力场面中获得一丝爽感。极限讽刺加翻转。悔恨没有字幕加持导致我的理解能力下降,但是一部爽片无疑。
#Venezia-3 跟《可怜的东西》之间差十个《善良的种类》吧。说不上是最坏的兰斯莫斯,但是只能空怀念《龙虾》时期的趣味和生猛。设定还行:用性别对立做戏,结尾还行:有反转。兰斯莫斯是不是陷入了某种跟石头姐能拍就拍的高产出瓶颈期?上一次给我这种感觉就是大卫·O·拉塞尔和詹妮弗·劳伦斯的合作。放个假吧别硬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