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1936年
Faubourg 36,放牛班快乐颂(台),巴黎梦剧院(港),法布街36号,福宾街36号,巴黎36,Paris 36
导演:Christophe Barratier
主演:热拉尔·朱尼奥,克洛维斯·科尔尼亚克,凯德·麦拉德,诺拉·阿娜泽德尔,皮埃尔·里夏尔,雅克·贝汉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捷克语言:法语年份:2008
简介: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继处女作《放牛班的春天》之后再次演绎合唱团的故事, 怀旧的情绪,热情洋溢的人物,竖立起了一座法式平民电影的丰碑,甫一上映,再创票房佳绩。 本片发生的背景为1935年至1937年的法国。当时正是法国“人民前线”(popular front)运动高峰时期,法国国际工会(SFIO)第一次带领工人阶..详细 >
很存在主义
里面都是温暖而善良的人儿呢
家庭故事与难民题材的互文,故事告诉我们血浓于水的亲情是相互的和解与不放开的手,另外马赛的海真的很美,夕阳下女人们的红发也很美,3.5。
平庸
回头再望走来的路,老去后的喃喃絮语。
看前半部分以為和back to Burgundy講一樣的故事 後來發現不是的 我根本看不出他想講什麼故事(攤手)這片子為啥能提名金獅???ps四川好人是什麼梗?跟孟京輝那個四川好人有啥關係麼#hkfff46@hk film archive @2017-12-09 22:02:34
#74th Venice#主竞赛
中产演员妹妹,左派作家哥哥……在故乡重逢,告别,相识……法国版《海街日记》《海边的曼彻斯特》
《尘世之光》的原班人马,同样是在马赛,能死在这样绝世迷人的地方,真的是人生一大快事!
前面三分之二以为是低配版哈内克,不够戏剧也没有心意。后面强行变成难民关注题材之后,戏和人都友好了些。对于年过半百寻找内心自我慰藉这件事不感兴趣但也不想说破。毕竟你我都会老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分数∶65听不懂,又没有找到中文字幕。只有法文字幕。看的迷迷糊糊。剧情有些粘人(想诠释的矛盾很多,但有些没重点。
在地中海的海边小镇,因为老父亲的中风,所有的孩子聚到了一起。每一个人的背后其实都有着种种的不如意。但就像影片最后孩子们在桥底的呐喊,父亲不经意的转头,其实爱恨情愁转头空,终究是一个家庭。涉及很多实际社会问题:现代化对小城镇的掠夺,失孩家庭的伤痛,老年人选择死亡的权利,忘年恋后的隔膜,移民孤儿去留……缤纷复杂,却又自然地融为一体。C'est la vie.
越到后面越有魅力。当生活变得宽容,不再争锋相对的时候。三个难民孩子又进入了生活,生活总会有意外和惊喜。矛盾总会被化解,化解就是一刻的事。小细节我也不想深究,看完整部片子,我也变得宽容了很多。ps 难民小女孩真的美,是那种地中海的美。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幕中老年三兄妹和难民三兄妹在桥下大声呼唤手足名字 故乡是曾经觉得永远回不去但也可能会回去的地方吧
结尾升华了下
属于那种电影节上最不会有耐心去体味,但其实挺舒服的电影。导演是典型68一代,14岁加入法共,24岁决裂。如此私人影像,恐怕也代表了已老去那代法国左翼在现实政治如此令人心灰意冷之下,力不从心的生命絮语。一整部电影何尝不就是为了Bob Dylan那一曲I want you,贵在真诚,包括难民那段。
B+/ 看完发现居然改编自契诃夫?不知剧作上能如此简明精准是否有得益于此。将层层嵌套的地理历史空间拢括起来,信息驳杂却又如此平实通透。所谓《敬畏》应如是。
3.5★
前半段非常赞。。。后面居然融入了圣母教主题-_-|||
本来平平无奇的,但后面出现了儿童难民元素,hmmm孩子的加入就改变了整个中老年片的调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