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大地震
Землетрясение,地震,Zemletryasenie,երկրաշարժ
导演:萨里·奥德赛耶
主演: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玛丽亚·米罗诺娃,维克托·斯捷潘尼扬,塔特夫·欧夫基迈恩,米卡耶尔·波戈相,Michael Janibekyan,Sos Janibekyan,Armen Markaryan,Arevik Martirosyan
类型:电影地区:亚美尼亚,俄罗斯语言:亚美尼亚语,俄语,法语年份:2016
简介: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七日于苏俄亚美尼亚(Armenia)西北部斯皮塔克(Spitak)发生芮氏规模六点九级大地震。50岁的俄罗斯人Konstantin Berezhnoy和28岁的亚美尼亚人Robert Melkonyan一起拯救绝望的幸存者。详细 >
感觉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和电影表达出来的东西有很大不同。想打三星,朋友都快睡着了,但是加了一颗星是因为结局的呐喊和回音,我喜欢。
关于原谅与希望,美好的片子
俗套治愈片
人生片段
南法风景电影,剧情也很不错。因为老父亲患病,一家人团聚,但大家都老了,故乡也变了了,许多人卖了房子离开了,旅游资本则盯上了这片美丽的滨海小镇。大家都闷闷不乐,需要直面现实残酷的老夫妇选择手拉手服用安眠药离开。安吉拉则慢慢打开心扉,接受了比自己小很多的爱慕者。爱运动爱骑机车的女朋友离开老头选择了年轻人,还有那三个偷渡来的孩子!天啊,他们那么可怜,又那么可爱!许多人想逃离的地方,竟是三个小家伙渴望的天堂。在这三个孩子面前,大人们的中产阶级忧郁症瞬间就好了,缘分奇妙,海里失去的,加倍得到了;更不要说还有那些鱼,和八爪鱼,心若像孩子,生活还是和过去一样简单美好,至少海没有变。
很存在主义
年过半百,留守的看过世界的进入人生困境的三兄妹还能在美丽宁静的海景别墅里守着生病的老父,并重新找回自己的生活,和天赐的礼物(三个孩子)一起,不要太理想和完美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心灵港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比如从小成长起来的家庭,亲人,玩伴。年迈的兄妹能够再次相遇,彼此扶持,已经是难得的福分。
7.8
结尾升华了下
距马赛港区40分钟车程的Méjean Calanque,崖边的房子被挤到精致的一角,以便所有窗子都能无死角的欣赏壮阔海湾景致,崖壁上方有着一座铁路高架桥,火车隆隆驶过时,就像孩子上了发条的玩具。在导演记忆里,这个村庄就是座理想的戏剧舞台。不过直至结尾,这出沉闷许久的戏才成为对观众友好的法兰西颂歌
中产演员妹妹,左派作家哥哥……在故乡重逢,告别,相识……法国版《海街日记》《海边的曼彻斯特》
6.18梅陇广场。导演的个人经验与政治立场输出片,很无聊讨厌
节奏很慢,叙事很简洁,讨论现代和传统之间的冲突,值得一看。
叙事上还是老毛病,反倒显得最后这个难民处理还有了些新的视角
前半段非常赞。。。后面居然融入了圣母教主题-_-|||
3.5★
还想着怎么和《尘世之光》是相似的感触,原来从导演到演员都是同样的人。这样的电影,是生活的细流啊。最后的对照镜头让电影飞了起来。
最让我感动的是最后一幕中老年三兄妹和难民三兄妹在桥下大声呼唤手足名字 故乡是曾经觉得永远回不去但也可能会回去的地方吧
所以里面插进来的那段往事用的是哪部片啊(固定班底雷打不动的好处,可以用自己以前老片片段给新片做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