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是严歌苓的小说改得比较成功的一部影视作品,特别是前7集,甚至超出了原著。
日本人逃难的情节在原著中是一个重点,其中埋下了一个伏笔就是多鹤在途中帮助过的女孩子,后来幸存下来做了护士(护士便是孤儿多鹤后来她返回日本探亲的去处)。
逃难情节在剧中虽然处理得很利索,也失去了这个比较重要的线索,导致故事都是在国内发生的,日本部分被删掉了。
这个删掉的部分是男主人与多鹤情感的另一个层次。
原著的故事主线是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情感纠结。
男主的原配夫人因日本侵华流产导致不孕不育,为了延续香火,老父母从地方抗日力量手里买了一位日本女孩(原著是13岁左右),留作生孩子。
剧中的女孩改成了19岁的大姑娘,或许是受制于为了主要演员(孙俪)的现实年龄。
这一改,使得生孩子的年龄推迟了6岁,也让多鹤后来被二孩丢弃于外省、又一次经历磨难的返回张家的经历被弱化。
原著中是带着孩子出来旅游,“一不小心”被弄丢了。
那段经历应该比较重要,是多鹤情感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剧中突出了老母亲的作用,也让整个剧的重心倒向了家庭。
剧中越到后面离原作越远。
俩工友兼老乡的部分完全抛弃了原作,其中一位老乡对多鹤的坚贞爱情被改得面目全非,这是败笔;剧中另一老乡彭瑞祥的邪恶,与其下场的处理失衡,仅仅在饭桌上带过。
剧中的认罪书情节是新增的,也足以能够拉彭瑞祥下马,然而却一再弃之不用。
另有一次绝好的打到彭瑞祥的机会,就是他猥亵春美的时候,可惜剧中处理上有些绵弱。
当然,像这种剧被删改,有些是不可抗力的原因。
据说本剧被雪藏三年而不能上映,有关部门对多鹤改籍回日本不满意被补拍,也让剧情不得不改变了重心。
在封建社会里,就没几个人头脑是拎得清的,个个都是面对问题努力推卸责任的主儿,强势糊涂的爹,看似忠厚老实俯首帖耳,实则窝囊透顶的儿子,配个两面三刀时不时还玩一玩作大死的老婆,外加一个努力想有点自我主见的老母亲,也在面对种种抉择上,被迫依附在男性为主的意识形态,这部剧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社会底层人民的家庭生活的现状,虽然新中国已经七十余年了,可剧里张俭爹的语言并不让人感到陌生,对女性的轻视、蔑视处处都有,称老婆为烧火的,称孙女为赔钱的货,无不体现了中国千百年来重男轻女的糟粕思想,剧里老母亲病重,老父亲的背扶,与其说是多年共同生活的日久生情,倒不如说是他深谙权衡利弊后,何为唇亡齿寒,一切行动的初衷,并不是说有多爱对方,而是担心失去了对方,将使自己孤苦伶仃,独自面对这个凄苦现实。
可以说中国千百年来,很多家庭里,家庭每个成员都缺乏对对方足够的尊重,靠的都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剧里老父亲的口头禅“咋了,我的话不好使啊?!
”展现的思想都是我是你爹,你就得听我的,看似窝囊的儿子也不是真的臣服于老父亲,而是迫于无奈作出的妥协,唯独可怜了多鹤,不过是游戏里专门给队友提供血量的奶王,从一开始的认识就充满了算计利用,反而被歌颂成了伟大,恕难认从……
我是看了原著才看的电视剧,就是冲着孙俪去的。
怎么说呢,孙俪演技没的说,演的太可人疼了!
但是这不电视剧还是非常令人失望的,因为已经严歌苓的《小姨多鹤》没有太多的联系了!
只不过是借壳生蛋罢了!
原著小说多鹤就是被买去生孩子的,电视剧里却变成被张家救了,为报答恩情才跟二孩生的孩子! 情节改动太大,已经失去了原著的精神,没了灵魂,缺少了力度,一切都变成了温吞水!
太失望了,劝大家还是直接看原著吧!
电视剧实在是整了个满拧!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我就看过《小姨多鹤》这部小说,是由严歌苓所写。
但昨晚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仍然忍不住的哭了好几次,孙俪主演的小姨多鹤真的是太善良、太伟大了,换做是其他的女子,谁能忍受看着自己的孩子管别人叫妈,多鹤还要时时刻刻的受到小环的猜疑和挤兑,多鹤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这个家,但是她在家中有地位吗?
严格来说是没有的,但多鹤却不抱怨、不委屈,仍然拼命的挣钱养家,这份坚韧就是有些男人都是做不到的。
虽然说电视剧和小说的剧情有些许的调整,但整体影响不大。
电视剧依然表达出了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不管在多么动荡的年代,人们身上的善良、坚强、知恩图报这些美好的品质依旧是整个社会的顶梁柱,而且会代代不息的一直延续下去。
放假在家里看看电视已经成为休息的一种方式,去年国庆看了一部花好月圆,今年春节看了一部小姨多鹤。
眼泪哗哗地流。
中心思想咱不说了,都是战争带来的伤痛。
但是我觉得这部片子有一点没表现好,那就是中国女人的伟大。
片子里面演得朱小环泼辣又不讲理,其实我感觉这片子应该不是这意思,那年代能存活下来,当家的女人得有多大的智慧和隐忍?
但是闫学晶和孙俪的对戏反而把观众的眼泪都赚到孙俪身上了。
其实闫学晶演得不错,那功底在那呢,是编剧把中国女人写坏了。
孙俪早年的电视剧《小姨多鹤》中,看到一位阿姨给“多鹤”端来小米粥。
一口口喂她吃,她哭得像个孩子。
我的眼泪止不住了。
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多鹤,会如此幸运吗?
多鹤是幸运的,日本战败投降以后,很多日本人被留在了中国无法回家。
多鹤一家被驱赶。
她们被迫逃亡。
走到哪里,哪里都有危险。
因为日本人杀了我们太多中国老百姓。
谁不恨呢?
多鹤被人当牲口一样按斤两卖掉。
几毛钱一斤。
当时很多底层老百姓没钱娶媳妇儿,有人愿意买。
结果多鹤由于饥寒交迫而晕死过去,卖她的人以为她死了。
就找两个人打算把她埋了。
这两个人就是救她的叔叔阿姨。
一不小心发现她胸口是热的,肯定没死。
就拉回家里。
给她喂水,给她抓药。
抓药花几块大洋,本就不宽裕的话她们,还是咬牙忍了。
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那晚上她们还睡得着觉?
因为她们不允许自己那么残忍。
几天过去以后,多鹤睁开眼睛。
看着自己身上的被子,自己是被人救了吗?
偷偷起来看着窗外,她很害怕。
那个阿姨端着小米粥进来了,满脸都是笑。
多鹤还是很害怕。
她是被整怕了,一路上被人拳打脚踢,被人当牲口卖掉,什么苦都吃过了。
她一个日本人,她的国家是一个可耻的强盗。
别人自然恨死她们了。
她还是一直躲避,从床上一下子跳到床后,两眼紧张兮兮的盯着阿姨。
阿姨还是叫她,你怕什么,这孩子,来,喝点小米粥吧。
我不是坏人。
脸上还是那样温暖慈祥的笑容。
吃第一口小米粥,她试着吃了一口,然后两口。
阿姨的动作表情仿佛在哄自己的宝贝女儿那般温柔。
她一下子跳到床上,对着阿姨一个劲的磕头。
阿姨被震撼了,这孩子也太不容易了。
阿姨扶起她的时候,她哭得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
哇哇大哭。
阿姨抱着她,像哄自己的女儿那样。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明白了什么是善良。
善良就是对别人最真挚的关心和帮助。
在人家最需要一个住所,一碗稀饭的时候,可以给与她们。
人与人之间,温暖彼此永远是最稀缺的。
我们都是有情众生。
需要温暖,需要爱。
多鹤喝了那碗粥,知道阿姨不是一个坏人。
她叫阿姨妈妈。
因为她给她换衣服,煮好吃的,给她梳头。
素不相识的人,确给了她莫大的温暖和爱。
不是妈妈的感觉,又是什么呢?
现实生活中,我相信有阿姨那种人,她们就是一普通老百姓。
日子过得不宽裕,但心底温柔善良。
谁被关心过,谁就知道那心底的暖意足以温暖整个冬天。
总觉得演员的感情是浮在表面上的,尤其是二孩,姜武故意装傻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射雕》中的李亚鹏,小环也木有书中写得泼辣风趣。。。。
远没有原著看着吸引,但聊胜于无吧
周末闲些无聊,翻看电视频道,无意发现《小姨多鹤》;一向不喜欢苦情电视剧的我,竟然也被深深吸引;《小姨多鹤》是由严歌苓小说改编,很欣赏这位有才气的女作家;曾看过她的一部小说《无出路的咖啡馆》,另一个由赵薇主演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也是出自她手;这是个有故事的女人,很喜欢她的作品;竹内多鹤,一个可悲、可敬、可爱的日本女人;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会说:“我可以的”;一个瘦小的女人,在最困难的时候撑起一个家;一个这样坚强、忍忍的女人,从她身上看不到苦难,只有坚强;另外一个女人,朱小环,很典型的东北女人一生在捍卫爱人、家庭;她也很善良,只能说有些事情女人真的无法大度;总之女人一生不易,女人又为何为难女人呢?
很喜欢孙俪,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她的眼睛里看到的是清澈,我喜欢这样的演员;
暑假无聊追完了这部剧,真的被吸引到了,完全是老戏骨在飙戏啊!
除去演员的好演技,故事的发展也很吸引人,或许是没看过这类剧情,所以特别感兴趣吧!
多鹤真的是一个善良又命苦的女人,经历的苦难太多,父母家人去世,认的妈妈去世,为了报恩给有妇之夫生孩子,没有名分,为了孩子忍气吞声,还在坐月子的时候干体力活,最后为了不让姐姐误会,跟小石结婚,结果因为晚一步而错过了三年,后来再想结婚,小石又发生意外去世了,女儿疯了,大儿子背叛,小儿子离家闯荡,姐姐中风瘫痪,姐夫进监狱,这可能真的是所有的坏事都一起发生了,作为观众我都为多鹤感到同情,换我我就不能撑下来,多鹤为了跟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姐夫一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真的还是值得看的一部剧,演员都演得特别好,很入戏。
恩情,亲情,爱情,官僚,政治,社会发展,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良心剧!
改编的作品能得原著精髓的很难,如果作者本身的文字语言很成熟那么就更难了。
严歌苓的文字有时候让我很疑惑,她出生于上海,12岁就在西藏开始当文艺兵,去过很多地方,还去越南当过战地记者。
在她的简历里中国北方仿佛不是一个关键词,顶多是许多地方中的一个。
但是她笔下的两个典型人物王葡萄和朱小环从语言到动作都充满了北方女子的劲儿,而她自己的文字我觉得也透着一股北方女人的劲儿。
严歌苓说过让影视作品来宣传文学作品很悲哀。
也是差不多去年这个时候在看完书《小姨多鹤》的,是看的第一部严歌苓作品。
看完后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女人真敢,把两个民族的故事这样写。
其中最爱的是朱小环,这是个百分之百的女人,但印象深刻的是二孩妈说的:“要成为一个女人有两个坎儿,一是把身子给了,二是生下孩子。
”可朱小环偏偏一辈子过不了那第二道坎儿,但这个女人从来没有放弃,她圆滑事故、刀子嘴豆腐心,她有颗最透亮的女人心。
知道阎学晶出演小环,我觉得还是比较靠谱的,阎学晶是个地道的东北女人,个头壮眼睛媚,又是唱二人转的,最后出来的效果也不错。
另一个主要人物就是多鹤,让谁来演我都觉得难合适,因为多鹤这个形象太特别了,太异类了。
她是夹在中国与日本中间的,她是母亲和女孩的综合体。
看了孙俪演的多鹤觉得比想象中的好但比起原著就。。。
这不能怪演员,只是这个人物太异类了。
要好好说道说道的是编剧和导演。
到说不上糟蹋了原著,只不过拍成了一个煽情的故事而已。
从一开始电视剧就走上了和原著不同的路。
电视剧里多鹤是被救出来而不是买回来的,而且是救回来才打了帮忙传宗接代的主意。
于是一个复杂的关于人性、民族的故事就变成了个简单的报恩的故事。
第二个让人难以接受的改动是对于多鹤和张家母亲间过分渲染的感情。
别的不说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在日本战败后就算被中国人救回来也不是一碗小米粥就能让她放下戒备武装的,就一碗粥一个鞠躬一个拥抱,那么多恩怨情仇就了了?
中国人和日本人就都释怀了?
由于这些大的小的改动使原著里人物的亮点被抹去了很多,比如多鹤的执拗甚至于死心眼儿还有对故乡的思念都是被削弱的。
小环我也就不说了桑心啊,浪费了一个好人物一个好演员当然电视剧里多鹤与二孩产生感情的一段是拍得比较好的一段。
絮絮叨叨那么多可能我的看法难免有先入为主的问题,但还是很推荐严歌苓的《小姨多鹤》。
最喜欢爱看喜羊羊的顺子
我妈最近几天看的劲儿劲儿的,周末两天偶尔陪看,还行吧。12年估计非常流行这种。
整个剧情很是挺温暖的,最大败笔就是那个配乐声音比台词声音还大。我是忍着看完的
2013.2.5 中山电视台
情节比较磨叽,但是,还是坚持看完了。最后一集比较感慨!
还可以,还是喜欢以前的老剧
叶冰也是一个很好的女人,很理性,虽然自私,但爱得真诚
刘蓓太好看了,不舍得打低分,感觉潘娇娇身上有一部分蓓的影子,仗义热情充满人格魅力,看到最后发现身边的幸福指的是在潘姐帮助下他人找到了幸福,而潘姐失去了儿子,失去了婆婆,失去了爱情,好惨一个圣母,又觉得这种匪夷所思的善良是蓓能做出来的事(。
看过
感人,
这么少人关注的剧被我看到,真他妈啰嗦
平民生活,剧情确实狗血了点,不过刘蓓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错。
不错。刘蓓和严屹宽演的有张力。
难看死了!
圣母你好,圣母再见。。。
补标
刘蓓保养的挺好的,感觉和十几年前红色康乃馨相比也没啥变化。其实这部剧还是挺吸引我看下去的,平实质朴温馨当然也不乏狗血,杨青这这类型在二宽的剧里也算比较少见的返璞归真type。P.S,叶冰她爸要是开WB绝壁秒杀一众以陆琪为代表的不入流感情专家
完全不懂老爹老妈为什么会看这个狗血剧看得这么投入啊!一个不在家还要打电话过来交流当天晚上的剧情!
跟着妈妈看,里面演画家的女演员太美了
一顆星給曇華林,一顆星給湖美,一顆星給嚴帥哥,一顆星給光穀,一顆星給熱乾麵。本來以為是武漢愛情故事,最後發現尼瑪狗血得一逼啊!!!!!除了這五顆星,其餘都是狗血和坑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