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临终囧事

临终囧事,Mortician

主演:包贝尔,詹瑞文,文咏珊,冯淬帆,莫小奇,景岗山,杨恭如,林子聪,张超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3

《临终囧事》剧照

临终囧事 剧照 NO.1临终囧事 剧照 NO.2临终囧事 剧照 NO.3临终囧事 剧照 NO.4临终囧事 剧照 NO.5临终囧事 剧照 NO.6临终囧事 剧照 NO.13临终囧事 剧照 NO.14临终囧事 剧照 NO.15临终囧事 剧照 NO.16临终囧事 剧照 NO.17临终囧事 剧照 NO.18临终囧事 剧照 NO.19临终囧事 剧照 NO.20

《临终囧事》剧情介绍

临终囧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牛小波(包贝尔 饰)出生在一个棺材世家,几代人以做棺材为生。因小时候一次离奇的事故,小波永远失去了“笑容”,无论碰上多么开心的事他都笑不出来,被人们称之为怪人,好在前些年一直生活在农村老家,他本人也没觉的不会笑是什么大不了的离奇事。渐渐长大成人的小波决定走出大山,到外面闯世界,可外面的世界虽精彩,闯起来却很无奈,原本想离开老家的棺材铺谋一份体面的工作,可最终还是进了殡仪馆工作,这令他多少有些失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波在殡仪馆领略了世间另一面的人生百态,目睹了各种各样家庭在亲人化为一缕青烟时所表现出的真实状态,明白了他先前没有悟到的人生百味......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与王一夜孽欲凶杀惊声尖叫第一季谋杀似水年华鬼神传烈火红岩Elpis-希望、或者灾难-薇塔与弗吉尼亚毁坏第二季全面失控:1999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我们同在星辰光辉更胜太阳朽木第三季胜女的代价河曲马作家的洞穴若你安好便是晴天转转六月灯的三姐妹禁闭水啸雾都致命选择猎枭行动元气囝仔阿登的狂挫丧尸战士核震过后棺姬嘉依卡中转停留抢红

《临终囧事》长篇影评

 1 ) 感悟生死,善待人生

虽然讲述的都是人的生前生后事,但与日本那始终流淌着温情又满是敬重的《入殓师》不同,这部号称中国版入殓师的《临终囧事》风格显然要纷杂的多,惊悚悬疑与黑色幽默混在一起,三分之一的惊悚,三分之一的搞笑,再加三分之一的催泪,将一个殡仪馆里几个不同年龄吃“死人饭”殡仪师的故事演绎成了一部全新的喜剧惊悚类型片。

日本的《入殓师》中的入殓师看起来也就是个小型家庭作坊的规模,还经常要上门服务,而中国的《临终囧事》则固定了地点,殡仪师们都在殡仪馆中上起了班,当然,他们需要时不时还得面对突发情况,半夜三更提着胆子加班工作。

很难得国内会有电影将镜头对准这样一个让中国人忌讳的职业。

记得前几年《入殓师》火的时候,有媒体也对中国的殡仪师做了不少的深度报道,使得这个看起来非常神秘的职业也能被更多的人了解。

因为中国人对死亡的恐惧以及灵魂的敬畏,要从事殡仪师这个必须要有过人的胆量与心理承受力,正常死亡还好,非正常死亡的状态却无奇不有。

要去平静的面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面对完死者还要面对活人,这是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像电影《临终囧事》中扮演舅舅的詹瑞文对包贝尔扮演的年轻殡仪师说的既不能哭,因为会让死者家属的心情更悲伤,当然更不能笑。

所以小时候被雷击中影响了面部神经不会笑的他反而成了做这个职业的最佳人选。

《临终囧事》的场景布置的十分“讲究”,应该是真的在阴森恐怖的殡仪馆内实景拍摄,影片的前半段有不少吓人的镜头,加之诡异的音乐让人看着头皮发麻背后发毛,产生一股惊悚的凉意。

影片中那些发生在殡仪馆中的一桩桩“囧事”,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也看见了活人的无情与有情。

吓人并不是《临终囧事》的主要目的,当然,逗人笑和让人哭也都不是电影的主要目的,我想,影片是要教会我们该如何心平气而冷静的去看待死亡这一谁也无法逃避的事情,逝去的人逝去了,可活着的人毕竟还是要好好活下去,并且要问心无愧,三思而后行,因为我们总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只有活着的时候善意的对待这个世界,或许死后才会善意的被对待。

 2 ) 《临终囧事》为殡葬人员正名

死亡在中国人口中一直是呸呸呸的事情,不可说,更不能够深究。

但是人们又对死亡这件事本身有着莫名的好奇,对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程,以及自己离开会不会如蝴蝶效应对这个世界带来丝毫影响有着好奇。

更直观的表达是,亲朋好友将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自己存在过是否真的有意义。

关于临终这件事,近年来最著名的电影作品当属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心地善良的普通人小林阴差阳错成为入殓师,美好地对待每一位逝去者,亦给家人留下逝者最温柔最美好的记忆。

从某种角度上讲,日本对细节的注重使其成为细腻又令人震撼的一个民族。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NHK记录了这样这样一位女入殓师,她将在地震中严重受损的遗体修复到原态,使得无数的孩子能够再见父母最后一面,无数的丈夫再见妻子最后一面。

地震灾情过去后,她又一边回忆修复后的遗容一边描绘遗体最后的笑脸。

“我希望,家人都能记住逝者最后的笑脸。

”转移到美洲,当今美国影坛最成功的独立影人之一理查德•林克莱特2010年也将视线聚焦在殡葬工作人员,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了电影《伯尼》。

尽管与《入殓师》类型截然不同,但是殡葬人员对尊重的态度,却是一脉相承的。

“他真是个魔术师,他把每个人都打扮得很好看……他还会拿一小束白玫瑰放在你手里,大家到了他手里都那么美,只可惜你当时已经死了。

”尽管是一部犯罪剧情片,理查德•林克莱特还是将一名殡葬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发挥到最高。

在亨茨维尔小镇没有人会厌恶殡葬人员,相对大家都喜欢伯尼,以与他相处为傲。

然而在中国,《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给自己举办葬礼,在国人看来是异常前卫的,也是晦气的。

虽然得了绝症,但这样为自己筹划,总不是好事儿。

死亡从来都不是好事儿,能够冷静处之的都是神奇的人。

所以到2013年包贝尔主演的《临终囧事》通过囧事,集中展示出很多关注殡葬的黑现实问题。

一方面,殡葬馆建得再华丽,都是晦气之地,会闹鬼的地方;一方面,殡葬人员想要找个对象不容易,正常人谁会作殡葬人员“赚死人钱”,另一方面,正常的人谁会找个殡葬人员结婚。

这点其实在日本也同样,《入殓师》中小林的妻子曾极度反对他从事入殓师的工作。

大家都清楚殡葬工作者的重要性,但是心中依旧难免有芥蒂,不过随着时间这种芥蒂会渐渐消散。

就像包贝尔,在演员的专业性面前,什么殡葬人员都是小事情。

从《致青春》为逝者写传记的工作到《临终囧事》殡葬主持工作,被善意地调笑“专业殡葬20年”。

也希望随着大家对殡葬工作的正视,渐渐消除对逝者居处鬼怪围绕的恐惧,大概没有逝者希望被恶意联想成奇怪的东西。

文|苏筱兀。

 3 ) 死亡,也是一种温暖的相伴

这是一部中国人的“死亡“戏。

首先说说缺点。

喜剧+恐怖的电影类型,纯粹是这部戏迎合当下商业票房的卖身而已,而不是一位有理想的理解人性电影人需要做的事情。

这种外在的恐怖卖点,纯属多余,如果一定要用恐怖的元素,去展现牛小波(包贝尔 扮)面对冷冰冰的现代殡仪馆时的心理变化更好些,而不是制造那些噱头。

再说说优点。

首先是题材,对于殡葬师这个行业,中国人很避讳却谁都离不开的一个行业。

这部戏的英文名《Mortician》就是殡葬师。

我们对待死亡的传统,是”生不如死“,活着的时候人情冷漠,虚情假意,不孝不义,死时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丧事的隆重,更多的是做给活人看看而已。

这部戏里,牛小波的舅舅,一位有名的殡葬主持人,却将这一切看清看透,更看轻了,为自己的临终选择了由至亲的人收起一把骨灰,在静静的叙说中告别。

牛小波捧着舅舅的骨灰,看着舅舅用生命的最后时光拍摄下的告别视频,在笑声中拥抱告别。

这段很温暖的人生告别,是中国电影中难得出现的生命温暖。

再说说电影表达的对于死者的尊敬,从整容师白玉洁对逝者遗体的尊重,到火化工老王对妻子遗体的依恋和陪伴,都能读的到导演对死亡的理解和尊敬。

为妻子奉上的黄花,与妻子一同静静的躺在冷冻柜中携手下黄泉,让我们认识了死亡中的真情与深沉,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从此不再牵手行路。

这都是国产电影对于人性理解和探索的亮点。

作为喜剧电影,景岗山出演的富豪葬礼,与《非诚勿扰》中李香山的告别会都是喜剧的手法,只不过这部戏中的葬礼是将人性中黑暗暴露出来的黑色喜剧,而后者则是人性中温暖的橘色。

导演拍这部戏时,如果能不考虑那么多,什么商业、票房、噱头....选择什么都想要,最终就是一个杂货铺了。

如果导演能够坚持沿着人性理解的路走下去,将戏展开的更丰富和细腻些,在詹瑞文这位老戏骨的带领下,也许能拍出一部中国版的《入殓师》。

 4 ) 他不会笑,这多像我们。

以前很迷信豆瓣评分的,看电影的基本模式就是先来豆瓣看评分,如果可以就去看,太低就放弃了。

大年初二,百无聊赖。

想搜个电影看,碰巧看到了《临终囧事》。

刚开始我是拒绝的,视频软件里给它的标签是恐怖片喜剧片,又是这样一个尴尬的名字,看起来这回是一个烂片无疑。

抱着消遣的心态直接点了播放,没想到戳到了我的点。

影片刚开始我都觉得无厘头的很俗套,毕竟自诩看了很多高分电影,内心是不屑一顾的,跟着故作惊悚的镜头胡乱的笑着。

直到,小波被雷电击中,变得不会笑了,我竟也笑不出来。

他不会笑,这多像我们。

我刚20出头,人前乐观活泼,一说一笑,的确,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烦恼。

可每每独处,那种不安彷徨,却又实实在在并不全都来源于矫情。

其中之一,是我害怕死亡和告别。

上个学期也是大三刚开始,有一天夜里梦到姥姥不好了,以前也经常做这样的噩梦。

可那一次特别的真实,从梦里一直哭到梦醒,到了洗漱间还在哭,刷了牙洗了脸回来坐在床上还是止不住眼泪。

平静了以后给姥姥挂了电话,姥姥安慰我说:“你呀是太惦记我,知道我身体不好,害怕我出问题,才做噩梦。

梦呀都是反的,姥姥好着呢!

”我从小是姥姥抚养长大,最疼最亲的人就是姥姥,关于做人最初最基本的一切也都是姥姥交给我,长大以后她日渐衰老,最害怕的就是姥姥离开我。

想到这些事情我笑不出来。

小波的妈妈一辈子都想让儿子找回笑容。

她知道笑多么重要,事实上,从小波不会笑,我想她也再没有笑过了。

小波舅舅一直良心难安,在外打拼事业,在小波妈妈去世后接小波去了自己的殡仪馆。

小波换了个地方,还是要挣死人的钱。

美容师小白和他分开多年的男朋友,火化师傅老王和他去世多年的妻子,一个濒死富商的俩葬礼,还有身患绝症隐瞒他人的舅舅,小波渐渐学会了在这个行当如何适应,也渐渐体会生死之间的温情。

虽然他仍然不会笑,但是他已经不是原来垂头丧气的小波了。

看到一些影评打趣说国产片变得和韩剧一样遍地绝症,我想说,如果你也经历着身边人频繁中招,也许就不会这样想。

我最初接触癌症,是小学五六年级最好朋友的父亲,在我们初中时患了肺癌,后来去世了。

他父亲人很好,待人和善,也喜欢和我开玩笑。

朋友很长一段时间里沉默寡言,很长一段时间我不敢面对她。

高中的时候,我很喜欢的一位老师的妻子患癌,那一年我在单词书cancer这个单词上用黑笔重重的划掉。

我恨它!

上大学以后听说我初中一位女老师患癌在治疗。

前几日,看到小学一二年级一个同学发动态:“果然最爱我的人只有一个,她已经走了。

”她妈妈一直生病,却一直很乐观,我以为幸运会临到她身上,但没有。

去年寒假妈妈生病在甲状腺科住院做手术,乳腺科在我们楼上几层,妈妈同事在那住院,我们去探望,那是我接触陌生的癌症患者最多的一次,护士站有患者的信息卡,我一个一个仔仔细细看过来,年轻的20几岁,年长的60出头。

走廊里住满了陪护的家属,我不知道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的人们,今天都还在不在,能不能看到今年的春晚,能不能吃到年饭。

在医院里听医生说,东北是癌症高发地区。

你我能够坐在这里,我打着字,你看着影评,下一秒也许念叨着真无聊,也许关掉页面,无论如何,这都是太幸运太幸运的事情了。

人们真的很难面对死亡,至少我是如此。

我不是个泪点低的人,可面对诸如离世这样的字眼和事件,我依然难以平静接受。

你也许说活着的事情都想不过来想不明白为什么要去思索死亡呢?

事实上,明白了死亡,才能真正懂得活着。

这部电影如果我先来看豆瓣评分,就肯定不会看下去了,因为它的评分很低,可看过后我不禁后怕,如此我就要错过这样的感动了。

我想,这部电影的点,是要有一些相关经历的人,才容易被触动。

严格来说它也许真的不能算一个多好多好的片子,我也很难给别人安利它。

有很多影视作品书籍文章,遇见了就是缘分吧。

我注定要在今天看到它,注定要流一次眼泪,然后笑着生活。

活着。

 5 ) 又一封寄往天国的家书,在生死感怀中重启笑容

东方人很喜欢借一些隽永如诗似水流年的作品来感怀生死,对逝者寄出一封封满含深情的家书,仅是近几年,《天水围》里住的孤单阿婆,做了一辈子女佣的《桃姐》,《飞越老人院》的老周,相约《我们天上见》的姥爷,畅游在《海洋天堂》的王心诚,他们都收到了这样家书。

现在,文隽监制并编剧,钱江汉导演的《临终囧事》又一次向逝者发出了生者的追思,情感依旧真挚,只是装入了一个准惊悚片的类型信封中,用惊吓、戏谑的方式,把一份浓情包装得几若阴森可怖,最后又像变脸一样在逝者已矣后,用一个灿烂的笑容,表达了生者如斯的感悟。

《临终囧事》很有几分想象力,由十年前的一场葬礼开始,棺材铺里长大的少年牛小波,无意中被帮村民破凶的舅舅李青松“误伤”中招,惹上恶运,被雷劈后失去了笑的能力,十年后,长大的牛小波母亲病逝,跟随舅舅来到城里的殡仪馆工作,从此了解了关于死亡的“内幕”,在特殊的环境中经历了亲情与爱情的生死别离,一段串惊悚、诡异和感动的殡葬师生涯后,引发了又一场感人至深的催泪结局。

“别说不要走,要说放心去。

”——影片的男一号是“老张”包贝尔饰演的青年牛小波,但詹瑞文出演的舅舅是他的师傅和导师,也是人生的智者和勇者,两个人都是又会搞怪又会演戏,在牛小波母亲离世的那场戏,舅舅用这句非常简洁的台词表达了面对逝者的心情。

对于亲人逝去这件事,每个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悲痛的挽留,就像冯淬帆饰演的老火化工,守着妻子的尸体多年来如同不可撤换的精神支柱,文咏珊饰演的白玉洁,在误以为男友车祸后才知道什么是珍惜当下,而舅舅则用生命中最后的半年时间,教会了牛小波怎样是真正的人生,如何找回笑容,用笑容去面对最后的离别。

这一场作为主线的舅舅情可谓是感人至深,饱满至极,同时也可以说影片的故事不仅于此,作为一部不一样的类型片,元素非常丰富,喜剧、惊悚、情感,一应俱全。

剧情也是架构完整,殡仪馆中四个主要员工之间互相依缠的人物关系,从化妆、处理尸体、火化、仪式等等各个角度展现的殡葬细节,利用停尸房、化妆间、卫生间、仓库等等各种空间制造的惊悚桥段,加上一段棺材铺的童年往事,各种利用迷信和民间传说制造的诡异气氛,显得非常有料,因为它不是像很多惊悚片那样只用视听效果冲击眼球,看到影片中段,观众可能明知道很多情景只是导演用来吓人的花招,还是会看得津津有味。

加上詹瑞文、冯淬帆的戏骨功力,文咏珊的青春魅力,刚刚致完青春又来致舅舅的“老张”包贝尔,一众明星齐心发力,才在这样一个在惊悚中充满乐趣的过程后用“终极一笑”爆发出催人泪下的效果。

 6 ) 《临终囧事》:倒霉蛋的囧事永不嫌多

《临终囧事》开篇在一个俗不可耐的鬼故事上做文章,林子聪客串的司机夜遇女鬼打车,目的地是殡仪馆,当他仓皇逃离,留下女鬼从窨井中缓缓爬出来,并冷不丁甩出一句冷令人喷饭的话,原来她并不是女鬼,不过是个一下车就掉进窨井中的倒霉蛋。

短短的片头为影片奠定调性,这显然是一部惊悚喜剧。

更倒霉的是包贝尔饰演的小波,这个打小遭遇“诅咒”,被雷劈过失去笑的能力的倒霉蛋,守着祖上棺材铺的落魄家业,与母亲相依为命,而母亲直到临终还认为,儿子失去笑的功能,正是因为祖业丧气太重,并嘱咐儿子勿再吃死人饭。

这样的桥段,注定了男主角宿命式的囧境——对雷劈事件一直抱以愧疚而出走的舅舅突然出现,带来改变包贝尔命运的曙光,然而舅舅前脚将包贝尔从乡间的棺材铺解救出来,后脚就将他一把推进了城里的殡仪馆。

《临终囧事》编剧和监制由文隽担纲,总策划是导演叶伟民,这组《人在囧途》的老搭档出手比徐峥的《泰囧》晚,要不单凭一个“囧”字,完全也可以在《人在囧途》的品牌上做文章。

拿殡仪馆营造惊悚氛围是香港人的拿手戏,只是我们的意识形态既不能出现鬼,也不能出现僵尸,逼得《临终囧事》只能剑走偏锋,在喜剧元素和人情冷暖上做文章。

影片前半程有意将看客们往惊悚的陷坑里带。

开篇葬礼上的灵异事件,殡仪馆初夜的雷电与噩梦,半夜突然接到独自接收死人的任务,怪僻女化妆师欲言又止的敬告,楼道和卫生间的惊悸,眼睛李流血的老王等等,可谓惊悸连连,借菜鸟殡仪师小波的视角,吓得看客们一愣一愣的。

影片后半程开始转入对殡仪馆三位主角的人情冷暖的叙述。

美丽化妆师小白令小波情窦初开,但她有自己守候的爱情;古怪的老王迟迟不愿退休,因为冰柜里躺着他至死不离的老伴;舅舅一手策动了小波在殡仪馆种种的遭遇,原来他早知身患绝症,他要对外甥的前途负责,将自己的殡葬事业传承下去。

《临终囧事》前半段还挺吓人,可惜影片中程早早将惊悚的扣一一解除,使得《临终囧事》的类型走向模糊不清,显得前紧后松。

而且影片后程在一些桥段的运用上也不尽给力,比如老板伪装死人开追悼会试探身边人态度的桥段,与《非诚勿扰2》孙红雷追悼会段落类似,处理得不尽高明。

演员方面,有詹瑞文和冯淬帆两位实力派坐镇护法,《决战刹马镇》中的“股沟男”包贝尔首度挑梁饰演男一号,够屌丝,也够喜感,算是徐峥和黄渤之后大荧屏诞生的又一大倒霉蛋。

说来也巧,在《致青春》中,包贝尔饰演的老张毕业后在墓园里靠给死人写传记谋生,《临终囧事》中,包贝尔再度吃起了死人饭,这事说来也挺囧的。

【约稿请加QQ38379683 并注明“约稿+媒体名”;读者请加“老曾家”QQ群167743626】

 7 ) 临终囧事

我认为这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不是常规的那种恐怖片,而是恐怖中带点喜剧,喜剧中又穿插着恐怖,节奏也是一张一合的,不是全程紧凑,也不是全程放松,反而是恰到好处。

殡仪这在中国人的眼中不是特别光鲜的工作,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感到晦气,而剧中小波的舅舅,因为一时的愧疚,却花了一生来弥补,甚至都无暇顾及自己的个人情感生活,哪怕最后得了癌症,也一心为自己的唯一亲人将来的生活安排着。

生命其实格外短暂,没有人会一直在原地等你,想做什么就马上去做,别等到之后才追悔莫及。

 8 ) 哭笑中的真情

中国拍鬼片,最后都是难得见鬼的。

这部片也是一样,而且从一开头就有叙述说:“……其实就是迷信”。

所以呢,这部片中完全没有鬼,但由于叙述地点是殡仪馆,影片前段的格调、配乐都是比较阴森的,有一点点小恐怖。

影片叙述方式有点像另一部港澳片《岁月神偷》,以第一人称描写主角牛小波的成长经历,其中又不乏一些喜剧元素。

但由于这个故事的背景和场所,它又有了一些悲剧色彩。

片子中的牛小波的儿时被雷劈了下,从此不能笑。

但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演牛小波的人是包贝尔,这个天生具有喜剧因子的男人。

所以,本片中的牛小波虽然不会笑,但怎么看都是笑感十足。

片中,牛小波的母亲临终说,希望小波能找到一个好的伴侣,然后一命呜呼。

至此牛小波成为一个只有舅舅作为亲人的孤儿,并跟随舅舅去了殡仪馆工作。

此时影片拉开序幕。

殡仪馆中,牛小波有一段“很冷的爱情”,并在舅舅的培养下,渐渐融入了殡仪馆的工作中,也懂得了殡仪馆工作的意义和艰辛。

虽然前段影片因为小波的胆小变得有点恐怖 ,但片子的后半段全以殡仪馆中的人情世故展开,恐怖味全无。

最可惜的是,其中一段有些做作——一个患了早期癌症的大老板,突发奇想要为自己办次葬礼,让他指定的人参加,希望看看手下对自己的真实态度。

结果他请来的人个个对他破口大骂,反唇相讥,只有一位早些年因病离开他的女子,瘸着一条腿,带着孩子来见他,表现悲情……这一段内容上的问题不大,但在安排上有失偏颇。

第一是来参加葬礼的都是些小头目(片中人所述),那为什么他们还能说出那样嚣张的话语?

其强悍程度甚至不得不令人怀疑这位大老板是个天字一号大混蛋,此处未免也太过夸张。

第二是当骂人者都被老板的“复活”给吓跑之后,那个悲情的女人才慢慢入场——此时的她为什么没对那些人匆忙地离开充满怀疑?

要让她有理由镇定地入场,那位老板就一定不能突然冲出来吓跑一群混蛋。

最终牛小波也没能 找到自己的真爱,这点令人惋惜。

而小波的舅舅因为癌症而死,更将片中的悲情色彩渲染到极致。

影片中最好的地方在于对殡仪馆工作人员的描写,其中不乏人间真情。

在此之中,我们能看到殡仪馆工作者柔情的一面,能看到他们难过的一面,也能看到他们疯闹开心的一面。

最重要的,影片能让我们充分认识这些工作人员,并慢慢理解他们。

至于生死观问题,我认为,人固有一死,生者自应向死者祝福,但死者已死,生者犹在,生者不应因死者之死而乱了自身的生活,生者须在尊重死者的同时,学会更好地去面对自身生活。

最后我有一点儿疑问——片子前段小波刚刚刚工作时,其舅舅先在死者家属赠予的信封中拿出了一大笔钱,然后才将剩下的钱扔给小波,此段看起来怎么有点舅舅贪财的意思……

 9 ) 《临终囧事》:亲情超越生死 爱之无尽

观看这部电影的感受很独特,影片开头是典型的恐怖片模式,而进入到故事主线,偶有恐怖的镜头闪现,浓浓的亲情开始直击人心,看到最后之时,已经让人忘了前面的梦魇景象,只剩下对亲情这种最无私之爱的感慨。

导演能把殡仪师这个绝大多数人并不熟悉甚至忌讳去碰的职业,拍得让人心生感悟,可称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一部诚意之作。

在我观来,影片的一个主题是“面对”,死亡是无法避免的,但这世界绝大多人都无法真正的面对,无论是自己的死亡还是亲人的去世,就如我们平常连说“死”这个字也充满着避讳,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有驾鹤西归等各种委婉的说法,这也是影片所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通过一个好的剧情去让观众面对这些,詹瑞文所演的舅舅这个角色很出彩,吃了一辈子“死人饭”的他最懂得如何面对死亡,他用自己的方式传递了一个“无尽版”的爱,因为一直在追一部美剧《生活向前冲》,其中关于如何面对亲人死亡的角度,与本片有着同样的观感,因为死亡并不是终结,而是延续。

而从电影里我看到的另一个词是“沟通”,殡仪师是联系逝者与生者的一座桥,一个好的殡仪师懂得如何让逝者得到身后的荣光,中国人讲究如果逝者地下有灵也会感谢你的说法,而对于生者,殡仪师能引发追思和活着之美好的感念,联系逝者与生者的纽带是情,殡仪师是这份情的沟通者,詹瑞文在去世之前与包贝尔的交流,还有那最后一封信,就是他在完成自己独特的葬礼,他做了自己的沟通者,用乐观的态度把悲伤转化为生者心底的微笑,影片因此而触动了人们心底的东西。

影片类型定位在惊悚喜剧,难点在于如何把惊悚和喜剧很好的结合起来,太惊悚则远离主题,太喜剧又会淡化主题。

本片中主人公从殡仪馆杂工做起,遇到了种种“囧事”,发生在殡仪馆的人间奇事这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景岗山的假葬礼以奇出彩、冯淬帆的守妻以情动人,唯一让我有些纠结的就是文咏珊所演的貌似女主角与男主角包贝尔只有那么一丁丁点的小暧昧,不给屌丝任何逆袭的机会,实在不符合目前流行的银幕爱情风格,如果电影如人在囧途一样拍了续集,一定要给包贝尔安排一个范冰冰,或者俺心目中的新女神杨颖。

 10 ) 《临终囧事》的宣传海报感觉不能突出其精髓啊!

首先在我看来,他是为了突出这个“囧”字而创造了一些些惊悚,虽然是建构在谎言这样的基础上,更像是人的心魔,对殡仪馆的偏见自己在脑内加工而成。

第二、感觉这个电影很像是老一辈(舅父、王叔、小白(女))专业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不同的场景和细节体验让牛小波消除职业偏见,从而成长为剧中不断强调的“professional”的职业人的过程。

第三、这部片里的青春元素包括了“职业的成长、暧昧与失恋、死亡等。

第四、 爱感觉是这部片的主旋律吧,通过不同的人来刻画亲情的爱,夫妻的爱,同事的支持等,虽然借用了很多其他电影中的一些老的烂梗和桥段,甚至有些刻意的搞笑。

总结:我讨厌纯粹的恐怖片或者搞笑片或者是。。。。

的片,电脑总要承载一些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在内才好!

比我预期中的要好啊,还是可以看看的,比很多商业片要好啦!

PS:社工尤其可是讨论关于影片中从业者“professional”的强调与坚持,而里面涉及到的专业价值观、态度、理念都体现在影片很多很多细节里面,对于我们社工而言是值得借鉴与反思的!

烂梗+思维陷阱:(1)最开头的最开始的时候 估计大家看过类似的笑话:出租车司机然后碰到一个穿白衣服的情况很惨女人搭车去殡仪馆 在这一过程中感到非常害怕 到最后下车女人给了一张有血的钱 下车后司机突然发现没有看到人 吓的尖叫一声飞一样的开着车走了,实际上是个女人掉到一个没有盖井盖的下水道里去了。

(2)关于“”no problem “,在跟一位女士沟通的时候,小波本想说没问题但是发音成“no pro”,这岂不是在沾人家便宜。

(3)生人给自己办葬礼,为了检测自己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前面都是差评,最后面来了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对着棺材里的人讲”我爱你,我当年是因为什么什么而迫不得已离开你“,最后happy ending。

(4)王叔在把一具长时间无人认领的遗体火化而把自己妻子遗体保存,结果被那具无人认领遗体的家长发现,导致王叔要离开这个他一直工作的地方,回到房间拿出一瓶安眠药吃了,然后去到冷藏柜里与妻子一起躺着。

这样一切感觉就是他要寻死与妻子一起同眠,实际上。。。

(5)小波被绑到椅子上,王叔要给他用电击治疗脸部,说以毒攻毒。

多么像国外的某些大片呀,虽然人家大片不是为了治疗,而是杀人或者其他犯罪!。。。。。。

(6) 在舅父说了半天,明明很悲伤的氛围的时候,小波问”谁是乔布斯啊?

“,舅父答”一卖手机的“。

《临终囧事》短评

从各种角度看都是一部“太兰斯莫斯”的电影了,所以理所应当拍得游刃有余。听说改编自韩国原著,不过看的时候我更想到弗莱德金2006年的《千疮百孔》,同样的阴谋论腌入味,同样的锡纸糊墙,同样的惨烈结局。特别喜欢兰斯莫斯这套字体和视觉设计,赶紧抄起来。

7分钟前
  • Isomorphii
  • 推荐

4.5, 绝对是兰斯莫斯迄今最佳,格局与风度兼备,张力与荒诞齐飞。作为当今风格化最鲜明的作者导演这家伙真的一直在进步,对峙戏每一场的内部递进和结构叠加都非常可信,功力太强了。

9分钟前
  • 林文清
  • 推荐

#ven82记者会有两位演员佩戴了🇵🇸的徽章。(多一星)普莱蒙的演技很出色让我忽略了他的长相,细节处理很好。石头姐比善良的种类表演要收敛,但是如果为了自虐而冲奖的话估计是没戏的,更像是艺术行为想冲破演员这个职业称谓艺术家(no),只希望石头姐能清醒点别再和兰斯莫斯合作了。。。。。(说自己的造型其实还不够大胆也是。。。好吧)

14分钟前
  • 請勿關注打擾我
  • 还行

中规中矩 没有惊喜, lanthimos I expect MORE from you!!!!!!!!!

19分钟前
  • 27
  • 还行

非常戏谑地解构拥有绝对权力的上层对底层的压迫剥削和强行灌注的各种逻辑,配乐吓了我一跳又一跳,看完有种mental health被污染的感觉。。

23分钟前
  • Lily
  • 还行

有趣

25分钟前
  • Владимир
  • 力荐

看完本片,我还感慨兰斯莫斯终于会好好讲一个故事了,殊不知这是翻拍自一部千禧年初的同名韩国电影。看本片过程中,时不时想起《宇宙探索编辑部》,而孔大山营造的那种氛围还就是来自这部韩国片。杰西普莱蒙的表演基本掌控全片,石头姐再怎么表现都没办法把戏抢过来。像这种跨类型元素的影片,很容易就引起跨主题的效应,而本片就恰恰如此。兰斯莫斯估计也是对人类彻底失去希望,索性也就翻拍了类似表达的电影,但隐约就是觉得导演有些江郎才尽的感觉。从人类本身角度出发看本片,从结局倒推的话,其实会发现观看全片的立场就应该站在杰西普莱蒙一边,他的“牺牲与放弃”实在是太大了,其实还是会为这个角色动容的,反观石头姐这个角色,用她超脱人类视角看本片时,反而会失去很多乐趣了。化学阉割自己,断了七情六欲,真的会好专注,葵花宝典名不虚传。

29分钟前
  • 1984频道
  • 还行

33分钟前
  • miluko_tango
  • 较差

这片子有点意思,但观影过程也有点犯困。男的真是造孽啊,甭管虐的是不是外星人,他们这变态和残暴的基因确实是改变不了。反倒是最后人类灭绝了,一片祥和的感觉😂另外俩人的对话就如同网络对线,认知不同,完全不同频率,讲多了也挺无聊的。

34分钟前
  • ceci
  • 还行

#82nd Venezia Competition# 4.5/10 一如既往毫无变化的兰斯莫斯,一些愚蠢可笑的阶级寓言,一些剥削角色的视觉奇观。某种程度上与《爱丁顿》相似,一件意外决定/事件后走向彻底不可控的方向。结尾倒是相当讨喜。@PalaBiennale

39分钟前
  • 莫失莫忘
  • 较差

脑子都是看完编号17浪费一晚上生命的记忆 于是又这样浪费一晚上生命 连愚蠢的点都一模一样 马勒风bgm硬凹那些尴尬的极左阴谋论情节我真是笑哭了

41分钟前
  • Petrichor
  • 很差

@CFF 在大银幕上看着实震惊到了,导演特有的美学构图,B级元素呈现得干净利落,节奏始终抓着人往前走。非常喜欢最后的一段,只有人类可以拯救人类,the earth does not care

42分钟前
  • Neocosm_Liang
  • 力荐

假马特达蒙目前为止最惊艳的一次表演

47分钟前
  • ykd
  • 力荐

兰大师终于在继龙虾和宠儿过后,又拍了一部普通人也能看懂的电影,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石头在这一部里面终于不用过度装疯卖傻了,演技反而更有说服力。但我私心觉得这戏里面最好的演员是演Don的Aidan Delbis。另外很多人在评价一战再战的时候,说保大师在戏里面无差别地平等攻击了左派和右派,但那部戏里面政治隐喻更像是风格精美的背景板。兰大师这部作品才是精准地同时攻击了左派跟右派。

51分钟前
  • 竹和
  • 力荐

既然coda 绿皮书能拿奥斯卡,这个电影凭什么不能是好电影

52分钟前
  • 刚洗了热水澡
  • 力荐

不get意义何在,像poor things感觉只是演员好,感觉在看编剧导演编drama有点烦

54分钟前
  • 一老
  • 较差

看完整个人都环环保保的了

58分钟前
  • 每天都好想死
  • 还行

那个……你们三个把日子过好比啥都强

60分钟前
  • 村上劳伦斯
  • 很差

兰西莫斯又随手甩出了一部世界观层面大爆炸的前卫概念电影。《拯救地球》讲的是劝说的艺术:信念、说服,以及那古怪拉扯的逻辑内核。他标志性的冷调子混上那种他独有的扭曲幽默,让整个过程既冰冷变态又好玩。我没看过原版的韩国电影,所以对我来说这一切都很新鲜惊喜。我听说剧情几乎和韩国版一模一样,而且韩版更变态更折磨,但这个概念和兰西莫斯的导演风格契合得太完美了,所以情节虽缺少新意,还是一部各方面成熟的好电影。

1小时前
  • 侦探锌
  • 推荐

两星全给石头演技,但是下一次能不能换个地方发挥?不要再跟兰胖合作了。看到好多夸马特达蒙贱替演技的,但是不觉得这个红脖loser有任何难演的地方。这个影片基本就是兰胖写给阴谋论者的一封情书了,感觉这些人看完真的会觉得他们的wildest dream come true了。

1小时前
  • Kangming Du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