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只有两种电影能让我有按耐不住的冲动写影评,像《让子弹飞》这样的屌片,以及像《战国》这样的鸟片。
按理说我这种看在线版的出来喷人家不太厚道,可是实在是不吐不快啊,不说我会抑郁的啊!
就鄙人对中国历史的粗浅了解,战国三国民国等这几个题材是宝藏,不发掘可以,但是别在上面拉屎。
本来韩国人就对孙膑的国籍虎视眈眈,要是让联合国教科文的那帮人看过《战国》,韩国人肯定得逞,没跑的。
刚打开在线影库里的《战国》看了三十秒,我靠这是预告片哪?
剪辑也太乱了!
心想看看预告也成,结果过了5分钟,这预告片还没完。
一瞥进度条,我去,这不是预告片哪!?
这tm是正片啊!
这是神马剪辑神马叙事线索啊!
首先,我要说,孙膑同学被后世称为“孙子”那是因为“子”是尊称,可是主创人员显然理解有误,把丫真拍成一孙子了。
孙红雷其实是个明白人,拿了巨额片酬回头给自己打20分,相当有当代天朝演员的修养——这本来就是个没什么不能卖的时代,只要价钱合适,何况戏子!
葛优也演过烂片,只要给够钱,为什么我孙红雷不能演?
但也不能让人觉着自己演技就这水平,丢份儿。
那便破罐子破摔,把一代智圣演得比李亚鹏的郭靖还二。
咱不比上限了,秀下限总成了吧?
再说说吴镇宇,老兄,大陆电影圈水太深,下次挑片留点儿神,您和孙红雷一口一个“膑”“涓”喊得我心肝儿疼。
姜武呢……还是回你哥身边吧,哪怕他不给钱,也比这强啊!
中井贵一也不容易,刚地震呢,回去这片还得再震一次日本老百姓的审美观……金喜善,伟大的母亲!
为了赚奶粉钱,这种戏都接……下面该轮到本戏的主角景甜隆重登场了。
我要说的是,面瘫不是问题,于和伟照样当影帝;身形瘦小不致命,周迅举手投足,璀然风华;不会念词不要紧,赵薇也是这么过来的;目光呆滞也没关系,史上经典的盲人角色比比皆是……可是,我实在是无法从她身上找出任何一个好演员的特征或潜质,这跟绞尽脑汁找中国男足的优点一样痛苦而绝望。
但是,我要严正批驳说景甜是某某小蜜的观点。
理由很简单,就这一要啥没啥的柴火妞,用黑天鹅里Vincent Cassel的话说,“Honestly, will you fuck her?(老实说,你想上她吗?
)”倒是她是某某副台长女儿的观点我认为有可能,她一看就是个从小被宠坏了的骄横女儿嘛。
公职单位副职领导,名字里还带个“刚”字(咋这么耳熟呢……),这基本上就是个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主儿了。
有诗为证:诸神皆有所限,刚爹无所不能。
那么就砸钱捧吧,拍电影总比开车撞人拿刀捅人强。
但是中国电影市场虽大,资源也是有限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明显。
1.5亿砸这种片去捧个丫鬟脸,多少未来的宁浩又没米下锅了。
另外,在这个水军漫天五毛遍地的时代,明显暗流涌动,有水军在吹捧这部烂片,要不怎么豆瓣上该片分数竟然还在4分之上?
那些被水军蒙骗去看这部片子的人,请记住那些伪军ID;那些偏不信本座而去看片的人,看《战国》本身就是对你最大的惩罚。
#战国#某天景甜的后台发话了:JT不能在这么不温不火下去了,应该拍一部大片让她跻身国内一线!
底下的人纷纷献策:拍一部古装战争片吧,可以整大场面么!
嗯,那应该请一位国内一线男星和他搭戏么,有合适人选没?
姜文甄子丹们都很忙,孙红雷闲着呢吧!
那大片应该多地区联合拍摄啊,港台明星有合适的么?
吴镇宇这段时间在国内发展,刚拍完午夜惊魂想换换胃口呢!
日韩呢?
金喜善刚要复出挣养娃的钱呢,好的就她了,年龄上去了正好衬下JT的年轻么!
那还有什么能跟子弹飞姜文挂上钩的东西啊?
姜武啊,可以找他么!
那把您军政文工团那些人拉来打个酱油你看咋样?
我看行,就这么定了!
于是乎#战国#就诞生了!
看完《战国》,我真想砸了电影院,真想踹工作人员,真想抽拉我看这片子的同伴。
看完电影,心里堵得慌。
见过雷人的片子,没见过这么雷的;看过蛋疼的片子,没看过这么让人蛋疼的;见过装X的片子,可没看过这么装X的。
而且片子能装的直想让观者抽人,这也是一个高深的造诣加境界了。
如此类推,导演还是有才华的。
烂片看得多了,可这么折腾人的,还是第一回。
《战国》的故事,拈来都是个不错的噱头;拮取孙膑庞涓的故事来讲,孙庞斗智,想来兴趣者众啊。
可是偏有这么一帮牛X的制片人,牛X的编剧,牛X的导演,愣是将这么一个好的素材拍得这么操蛋,让观者在观影途中恨不能找把钝刀速速的自刎。
开头的剪辑,摄影掌镜,都让我怀疑是不是制片人为了省钱,随便找的蹲街头的民工代劳的。
初始时候打斗的场面一而再再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狗日的不断定格,啥年代,还来这香港九十年代的镜头语言。
幸亏电影院没枕头,否则我早撞枕头奔忙取经去了。
还好,耐着性子看下去有点进入状态了,感觉稍好。
可是,这片子就奉着折磨人而来,啥的都陆续有来。
你找民工掌镜做剪辑,也就罢了,我忍。
可是你也别做道具的也随意的在建筑工地找的泥瓦工啊。
看你那兵士铠甲(铠甲和盔甲不知一回事不?
)做的,也忒么塑料了吧,能给点技术含量加多2.5元钱加点料进去不,咱眼睛可是雪亮着哪。
后面高潮戏份的飘雪,也不知是CG合成还是用风扇吹的泡沫,反正看得我的崩溃又再蔓延全身了。
最最高潮部分,孙方兵士将石头翻滚而下时,看着那能飘起来的毫无质感的巨石了,我不崩溃了,但我蛋疼。
那个虚假、那个廉价。
这些东西,算硬件的吧。
请了民工代劳,钱是省了不少,水平不过关,也罢了。
让我想抽同伴的,是孙红雷。
你孙红雷长着一张野兽派的脸孔,可是造型师,你为毛给他披一张深闺怨妇的贞子般乌黑秀丽的长发,还飘逸着,你、你、你你还让我做人不啊。
妈的,要是耶稣能念阿弥陀佛,我早让菩萨说阿门,万福玛丽亚了。
孙红雷演的孙膑,造型是天杀的之外,这人物也被演得忒孙子。
也许孙红雷是想往大智若愚方向演,可是很遗憾,我只看到一个大智若傻的龟孙子。
我一边看一边想抽他。
孙红雷是个好演员,演黑社会老大演义气兄弟演装X的主,都挺好的,很有魅力的一个演员。
可这一次,唉,不表也罢。
还有一个丫的很操疼的选角。
导演(or制片人?
)你是傻X吗,找瘦不拉圾的景甜来演女主角。
景甜美则美矣,甜则甜矣,可这个抡大刀驭骏马、驰骋沙场的田夕,景甜你就那么跳着小绳挥着小手帕似的,然后扑闪着长睫毛的就完成了这么大量的战场戏份?
我丫的真怀疑导演当时是怎么能捂着良心让这几场戏过的。
还有拜托景甜,田夕不是花木兰,田夕也不是野蛮女友,田夕也不是就扑闪下大眼睛噘下嘴了事的,你靠谱点行不!
除了这俩丫的,其余几个主演都OK,吴镇宇今年虽然状态忽上忽下的,不过这一次都算交足工作,角色不算出彩,但也不差;中井贵一和金喜善这两韩日演员,也保持一贯水准,金喜善甚至都有点小惊艳。
为毛我一直觉得中井先生很像陈道明老师啊?
就我一个人这么想?
好像有看到黄海冰、雪村还有郭老师在里面打酱油啊,貌似是,但因戏份不多,还有造型关系,加上观影期间的蛋疼导致荷尔蒙受刺激,肾上腺素上升,干扰了我的辨识能力,不甚确定。
唯一不影像的判断结果是,这片子看了让人蛋疼,让人崩溃。
你想知道什么是“一月拉屎不出,看了这片子之后立时屎急,但蹲下去发现如何使劲也排不出,憋的慌”,建议你看这片子。
是的,这片子就是有这么神奇的功效。
还有,哪位上电影院看这片子的话,建议你还是戴个盔甲,说不定边看的时候边上的人边想抽你发泄。
PS,我是俗人,话语自然是俗的,所以大雅的主们,容不下安的文字的话,请自觉靠边吧,别给我装X来着。
第一时间看完整个片子只是感觉到二个字:累,假。
也许我是太认真了,总之是在下午没有事的情况下观看的,为此之前还特意补充了一下这段历史,最重要的是电影的主人公孙膑是我们这里的土出土长的故人,所以开始时抱着一种尊重历史的心态来观看的。
最后我发现自己错了,对于这部电影我真的是失望之极,假的不能再假的场面、故事、人物都像是一部近代刀枪炮火相加的辫子戏。
首先来说里面的演员烂,烂到连三岁小孩子都能看出忸怩做作。
特别小眼睛孙红雷饰演的孙膑完全是一个疯子式的只会四书五经的儒士,台词张扬凌乱,吐词也像是梦游呓语一般。
我觉得孙红雷跟本不适合演这种正面人物,特别是这种忍辱负重、运筹帷幄的大谋略家,孙的小眼睛在整个片子里像是睁不开一样。
小里小气的景甜也是故作女中豪杰,由于她的脸蛋太过大众,太过幼稚,眼睛倒是挺大,终于可以和孙红雷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吴镇宇更不用说了,一脸的阴险狡诈,再加上说着一口蹩脚的普通话,真是不伦不类,最反感大陆片里找些普通话都说不标准的港台演员来充当重要角色,结果演得喜剧不像,武剧不像,倒像上不了桌面的国产科幻片。
还好本片有着金喜善的精彩演绎,要不全部影片真的连个群众演员都不曾让你满意。
其次是编剧烂,烂到除了韩式肥皂剧外都不知该怎样编下一集了。
也许是申捷这位编惯了一些家庭剧与舞台剧外,第一次写历史剧真的拿不准深浅,便开始胡编乱造了。
把战国时期的将军女儿描写成战无不胜的挥剑的“拼命三郎”,而且还非得是田忌的亲闺女,最后还得让她嫁给齐王。
这样也就算了,但当你听到与看到庞涓与孙膑称兄道弟时,竟然是庞为兄,孙为弟,再忍着往下看看,二人竟然口喊出:涓,膑。
在战国像这样能直呼其单字名时还真的第一次在这部电影里看到了,如果申捷下次编三国时,不得把曹操与齐备也弄个断背一点的操、备啊。
我觉得申捷编剧应该好好地在充实下中国历史,把古代人物的名、字、号弄明白再露脸。
最后是导演烂,烂到把一部古代剧拍成了爱情与动作的当代不知所云的片子。
这部电影在宣传上主打是历史古装战争片,但愣是把爱情也三三二二地加了进去,如同边吃大蒜边喝着咖啡一样叫人难受。
在叙事情节上也是就繁去简,把本是主要的战国与各个国家的冲突争端转移到庞涓与孙膑二人身上,结局竟然是庞涓被杀死,孙膑倒跳崖自杀了。
总之这样的片子跟本不值去电影院观看的,二个小时的时间真是不知所云,电影的名字起得很响亮,但是只突出一个“战”字,对于“国”只是仅仅局限于齐魏二国。
完全没有把战国的“乱”表现出来,连最起码的合纵连横都也只是一丁点影子。
所以这部电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片。
南都娱乐:你在《战国》里打酱油了,田忌赛马也不是田忌的了。
姜武:很多精彩戏都没了,田忌跟魏王,还有马陵道的阴谋也没有了,田忌赛马变成现在这样。
我配音时才咯噔一下,你说导演应该知道那是好的东西啊,演员都把这东西演出来了,那把好东西弄没了,我不理解了。
现场聊天,就像吴镇宇说的,每次去剧本都不一样了,我去了四五趟,没一次剧本是一样的,我跟吴镇宇说咱哥俩剧本里不是有对手戏么,怎么没了啊,怎么回事啊这是?
我非常理解不了,什么好什么不好,导演和编剧难道没有理解吗?
南都娱乐:既然这么多无奈,那一开始吸引你拍的地方是?
姜武:最早剧本还可以。
而且,搭戏的都是不错的演员,这场跟红雷有戏,那场跟吴镇宇,一帮不错的演员。
南都娱乐:所以现在挺失望?
姜武:我听到看到了一些媒体反馈,口碑不好。
我是按90分去演的,留10分是希望导演后期、音乐这些弄好变成100分。
你想那么热的天,穿那个衣服有四五层,其中一层厚得跟棉被似的,一穿上就出汗,还有头套、胡子,挺累的。
南都娱乐:具体被删多少戏份?
姜武:累积下来5分钟吧。
南都娱乐:网上有传言,说孙红雷、金喜善等大牌过来都是衬托一个小女孩。
姜武:呃,反正我是看剧本来的,田忌写得不错,我打小就知道这故事,多少年后能自己演,很有意思。
但既然田忌赛马也不是田忌的事了,那田忌干吗呢?
下回你见导演了替我问问他。
摄影是从韩国来的,拍过不少不错的电影,应该不错吧?
但现在结果是没想到的。
南都娱乐:导演怎样回应你的质疑?
姜武:他好像也在听,但不知他听进去没有,他那时候状态就是懵了吧。
他也觉得好但是不采纳。
导演其实也没那么年轻,是个老同志了。
我在青岛拍别的戏,这边叫我回北京补两场戏,我请了假回来,然后告诉我这两场戏删了,一场是跟赵王的戏,一场是把马杀了,很重要,因为我和赵王的阴谋跟孙膑后来有关的;还有,有一场戏田忌拿刀,叉着一块肉往孙膑嘴里送,很不客气的,表面上旁边士兵有说有笑,但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田忌的意思是:孙膑你要是稍不小心,你就死了。
前一刻还有说有笑,下一刻刀就顶在孙膑腰上了,很有意思,没了。
南都娱乐:照你这么说,其实导演也已呈现了人物间复杂关系,为什么后来没了呢?
姜武:我真不知道。
我跟导演聊,他知道是好东西啊,但他把精华的都剪了,该剪的都留下了。
南都娱乐:那你觉得现在电影里哪些是该剪的?
姜武:你把我说的东西揉进去,你会发现这个人物是通的,现在这样,你干脆没我得了,干脆把田忌剪没了吧!
红雷给自己的表演打20分,那孙膑这角色也都可以删了吧,他肯定是太不满了。
我这儿剧情连不上别人肯定也连不上,不是我一个人的事。
南都娱乐:《让子弹飞》里大家对你的角色很认可,拍那样的作品和现在是不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姜武:《子弹》我一直跟着,也改剧本,跟编剧聊,现在看到的戏很多都改过了。
其实《战国》我也这样,但好多努力白费了。
跟一个不明白的人聊半天,你跟他说什么也听着,我碰到其他太多的导演,聊到兴头上都会兴奋,但这次就像跟一桌子聊天,而且桌子他确实还喘气,还不如跟桌子说话有意思,跟桌子说话聊不好还能“啪”拍它一下,这桌子他还喘气呢。
南都娱乐:这么说,你觉得是不是导演剪辑时受到制片方的一些制约?
姜武:我觉得制片方还是有智慧的,把那么些大牌演员找来,后来为什么戏没了,是我们作为演员不知道的。
那谁,红了!
“景甜很聪明,知道自己要什么”南都娱乐:拍摄时你觉得导演有没有突出景甜?
姜武:没看出来。
南都娱乐:最早的剧本里景甜戏份重吗?
她演你的女儿哦。
姜武:严格说我没太注意,这个戏不会说注意到一个女孩有什么戏份,因为《战国》说的是谋略,是几个国家、几个男人之间的东西,应该是很酷的一个电影。
整个戏我看的是跟什么演员合作。
南都娱乐:传言投资方力捧景甜,你觉得合适么?
姜武:作为参与者我没法评价这事。
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演员,包括配角,在别的戏里都很精彩,都曾辉煌过,你想,雷恪生、中井贵一……好多呢。
人得坚持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原则,没有艺术上的坚持你完了。
换了你或我做导演,有几个导演能请来这么多好演员?
有的东西不是钱砸出来的。
南都娱乐:你和景甜的对手戏集中在哪?
姜武:对这个女儿,田忌他是很自豪的,他说很多大战役都是我女儿带兵去打。
原来有这么场戏:我故意连失三城,齐王要杀我,女儿去保举,这没了;还有一场是我从法场回来,女儿在那儿下跪,女儿说爸爸受罪了,女儿不孝,来晚了,我问她孙膑在哪,现在就剩下这么一段戏。
南都娱乐:和她的合作顺利吗?
评价下这名年轻演员的演技。
姜武:我觉得是很聪明一女孩,知道自己要什么。
南都娱乐:对你们这些老演员态度怎样?
姜武:没有怕谁,反而会征求一下我们的意见,有时我也会跟她说一说,当然红雷教她更多,因为我们就一场对手戏。
她很认真,每一条拍完都会在监视器后面看一看,探讨一下。
南都娱乐:像景甜这样一上来就演大投资,是不是很少见?
姜武:以前没有这么大制作,所以我很佩服投资方这次的魄力,他一定觉得这个本子好,所以敢投。
但好的片不在于投资多少,我第一个戏投资才60万。
南都娱乐:大制作肯定有很多人去看。
姜武:但我觉得只能懵一批观众吧,头一批观众一看,回来说“甭去了”,这就麻烦了,这力量太大了。
要折服他人,还是要靠质量,这是永恒的,你靠别的吹,没用。
我既然来了,我就要对得起自己;第二要对得起投资方,他们拿那么多钱干这事;再一个要对得起观众,不能做欺骗老百姓的事。
南都娱乐:听说景甜就是投资方自己的艺人,找很多大牌当绿叶,是否觉得她幸运?
姜武:当然咯,如果有人这么捧我当然好。
除了好演员,还得找好导演。
南都娱乐:你是一个敢说话的人吗?
姜武:敢啊,够敢说话了,我要说实话。
我这不是抱怨,参与者都挺无奈的,20分,把红雷都逼成什么了。
南都娱乐:那就直接问了,有传闻说景甜是被投资方老板包养的。
姜武:啊?
确实是么?
我不知道,我觉得聪明的演员还是应该靠自己。
在这个四月间,我还是看了不少片子,我个人评选出了最佳和最差,推荐给大家。
这个月的最差,自然要给《战国》,我认为虽然这个月刚刚过去一半,但别的影片击败《战国》的可能性并不大。
我为这部影片是贡献了很多票房的,我不光组织了五个人在首映当天观看,还勒令编辑部里所有的人都要在24个小时以内进行观影。
在这个充满了挫折的年代里,我发现我患上了烂片自虐症。
幸运的是看完这部片子以后还有《里约大冒险》这样的佳片可以缓一缓。
我认为,世界上的男人女人姑娘小伙,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定要靠着很多次其他男人的相助,就算邓小平江泽民也不外如是,所以我对此并无偏见,我的生命里也有过很多男人的帮助提携。
但我认为,第一,对于任何人,照顾应有度,第二,对于任何事,技术要达标。
由于该女演员一出场就得升格和特写,所以影片不得不剪出128分钟的时长来。
但是这128分钟的观影过程是有价值的,这是一部电影摄制中所有反面例子的集大成者,有重要的教参价值。
虽然影片中的特技完全停留在黑猫警长年代,但是我不认为这点值得批评,因为特技只要花钱就可以做好,而有些东西,花再多钱都做不好。
首先,做这部电影的编剧是很爽的,大权在握,而且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照顾好女主角,除此以外,影片中的人,爱就爱了,恨就恨了,死就死了,叛就叛了,悔就悔了,不需要任何逻辑的推动。
他们觉得要有断背元素,就让孙膑和庞涓暧昧;他们觉得要照顾出品人的女人,就让里面所有男人都为她花痴犯贱;他们觉得要让女人爱上孙膑,就让孙膑代替田忌赛马;他们觉得要有对战争的反思,就让演员喊,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他们觉得要有奸臣,就让田忌毫无理由的叛变了;他们觉得要表现孙膑的本事,三句话就把田忌给劝得又变回来了;他们觉得女人是在舞蹈学院学过,要表现其跳舞的本领,就让她和金喜善一起跳舞;他们觉得光跳舞有点突兀——他们居然还能觉得突兀——于是就让两个女人在跳舞的时候冒死从袖下偷偷递了一件秘物,可她们俩刚刚还在一起喝茶,还偏不给;他们觉得演员该出现在这个地方了,这个演员就出现了,他们觉得里面有人该死了,演员就自杀了;他们觉得演员要出现在齐国,就出现在齐国,要出现在魏国,就出现在魏国,出现在城里,就出现在城里,出现在宫里,就出现在宫里,出现在山里,就出现在山里,出现在草原,就出现在草原,这完全是对爱因斯坦的挑战。
片中还有三个情节让我大为震惊,第一个情节是庞涓大军临近,孙膑带兵撤退,需要为自己争取时间,逃跑的时候留下了一个赤膊吃鸡腿的士兵,庞涓大军就眼睁睁直勾勾看着他吃鸡腿楞了四个小时才想出来派几个人去探一探,结果让孙膑大军跑远了。
我觉得主创在想到这一幕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牛逼死了,空城计。
战国要是这么拍,我觉得别打仗了,让庞涓的部队走路不会拐弯全撞山撞死得了。
第二个情节便是孙膑自杀,把自己绑在一个大鼎上淹在水池里,我想这总得死了吧,结果居然地震了,天崩地裂水流光了。
剧本是不能这么写的,比如A要杀B,大家都知道B还有戏,肯定还不能死,编剧你就要想一个符合逻辑的A没有杀成B的原因,不能让A在开枪的刹那被雷劈死了,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第三个情节让人更加无语。
战胜之后,孙膑突然厌生跳崖,当然,跳崖之前孙膑不忘要说一句,我要娶。。。
这时候女人拍马赶到,孙膑在空中缓缓落下。
我想此时主创们可能在想,有了这孙蛟龙的一幕压轴,有戏,奥斯卡有戏。
最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女主角就在一米外看着孙膑落下来,镜头中同时构到了女主角的脸和坠落的孙膑,此时的拍摄当然是孙红雷吊着钢丝慢慢往下放,但关键是旁边女主角还偏偏在以正常速度眨眼睛,雪花也在以正常速度飘,连马也在以正常的速度乱动,偏偏就是孙红雷以每秒钟零点一米的速度往下掉,这是一个多么科幻的画面啊。
我以为最终电影要以挑战牛顿的姿态而结束的时候,最让人发指的一幕发生了,在刚才那一幕中,女主角明明已经以各种特写看着孙膑落地了,但是导演突然又剪了一个女主角的侧脸再次从上往下看的特写加升格,我以为是又有谁掉下来了呢,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有人觉得女主角太美了,素材要多用几遍。
最后,孙膑居然没死,他躺在女主角的怀里,抽抽了半天,我以为他要说什么,他又抽抽了半天,死了。
女主角哭。
拍这一幕的原因估计是投资方和主创觉得女主角还缺一场哭戏就齐活了。
虽然战国中的每一个大牌演员拿的片酬都高过了自己的市场价,现在看来,其中的一大部分原来是精神损失费。
这部片子其实根本就不值得写这么多的文字,其剪辑和过场中有很多地方在技术上是不达标的。
导演金琛还曾经执导过我第一部小说的电视剧,也有不少拍摄其他影片的经验,按理不应出这么多的技术问题。
示爱从来不是罪过,投资电影示爱更让人感动,但必须要遵循剧作学和科学,否则容易造成女演员没红,出品人反而红了的局面。
有人觉得这部电影叫《战国》名头太大,应该有个副标题,其实我已经帮它想好了,它的全名是《战国》之《爱的代价》。
在这个四月里,我看到的最佳的一部片子是罗伯·莱纳执导的《怦然心动》,和《战国》里一样,都是主角爱上了对方的眼睛,这部片子却感我至深——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看罢《战国》,还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分明不是一部好片,但也绝对不能说烂,至少还没烂到骨髓,幸甚。
“过火了,过头了”,这是个人最明确的直观感觉。
孙红雷在《非诚勿扰2》中,就基本是个话唠子,但也足够朴实真挚,草根到了极致。
而今,又将执古今兵法之牛耳者孙膑,诠释成一个整天疯言疯语,为人处世不顾逻辑,个人主义思潮严重泛滥的怪诞人士。
好与不好,倒不能轻言臆断,正如这个人物一般,始终处于一种异常纠结而游离的状态。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是引起各方争议的焦点,不论是交口称赞,还是嗤之以鼻,都只能归结为电影作品宣传撒播的一种最为普遍的手段。
只不过,考虑到四月份国内电影市场四面楚歌的排片档期,《战国》的前途显然是令人堪忧的。
《战国》的纰漏与软肋异常明显,就算是没多少观影经验,抑或是抱着纯粹娱乐的姿态来审视的观众,都能像模像样地道出。
剧情编排上,导演没下多少功夫,基本按照史实来按图索骥,难度不大。
这也使得没有大起大落的感情流线,平淡而清澈,好似涓涓的流水。
开头字幕兴奋地昭告天下,这是部谋略大片。
只是细究一探,何来谋略,又何来大片。
连最基础的特效都漏洞百出,着实看不出诚意所在。
两军兵刃相接,浴血沙场的正面戏码,断断续续,丝毫没有流畅之快感,后期制作拼接的痕迹委实过于浓厚。
结尾处毕其功于一役,落石处理得像动画一般。
虽说国内的特技水准的确有待提高,但远不止能呈现成这样。
几年前,同样是金喜善参演的《神话》,落石固然是少了点,但看上去真实感却极为强劲。
就算是中途耍诈的那缕缕烹食产生的青烟,也假到无与伦比,这只能使观众默默地怆然涕下了。
孙红雷的“傻”笑,尤使人印象深刻。
起初还能感慨其兢兢业业,演技如有神助。
但好比狼来了,一次两次忍忍就过去了,三次四次叫观众情何以堪。
故事的开端、发展,疯疯癫癫,智商看不出太高,而情商低地不堪入目,倒也罢了;中途、高潮,将装疯卖傻继续到底,并愈演愈烈,也能够接受;但自打“髌刑”过后,总该多多少少来个转折的标准性变化,一直到最终匹马上阵,挂将统领雄狮,还是最初的那般模样,这又是设的哪门子隐喻——沛公舞剑,意在项庄?
难道不就是“忽悠”么?
好在有个景甜耍耍花枪,要不然真觉得整场就看孙膑一个人自娱自乐在了。
不知道这是在忽悠自己,还是在忽悠观众。
其实,最失败的地方还当属所谓的“谋略”。
原本合计着田忌赛马会是场好戏,虽家喻户晓,但也有空间可以挖掘。
怎料,古文中孙膑的三句话计策,还当真是三句话,多一个字都没有。
而且,还是孙红雷用没吃过饭的腔调提出来的。
更莫名其妙的是,唯一的听众田夕的反应,居然如此淡定。
分明是学过小学时候的课文了,一点悬念都没有的样子。
说句“先生果然才智超群,名不虚传”云云的,有伤自尊么?
最终的马陵道战役,重在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而不在计。
再则,影片的原声插曲是有大师风范的架势,但导演为何要在一开始就将猛料一股脑地下完了,还一直贯穿始终。
这让观众的感情何以来宣泄,即便能有共鸣,也早无力感动掉泪了。
好比音乐的本身,强调抑扬顿挫,收缩自如,同一个调调直铺下来,好似“太平公主”,没有波涛汹涌的起伏感,怎能让人心动。
一连串笔伐而下,极具一无是处的潜力。
只是回忆结尾,忍不住再火上浇油一番。
国产片向来对悲剧情有独钟,这一点倒不能诟病。
谁让国人自古以来就多愁善感,忧患意识强烈。
《战国》完全可以由孙膑那为爱痴情而纵身一跃直接收尾,漫天的雪花同田夕血红的战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再没有比将爱情埋葬于洁白的雪地更浪漫凄凉的了,一经封印,永不变质而世代传为佳话。
何苦还让孙膑露最后一次本应该残缺而却完好无损的脸呢。
台词对白都化作了景甜的眼泪。
果然是为景甜量身订造的影片,不想八卦都按耐不住。
俗是俗了点,但绝没有刨根究底的意味。
这种拿演员丑闻炒作的案例繁星点点,早已习惯成自然了。
别笑,还真有人好这口。
而这,或许就是影片最大的卖点。
用心去研究下历史有这么难么?
不知道是第几次了。。。
这种低级错误什么时候能不再犯啊?!
孙膑本名孙伯灵,是在遭受了膑刑之后才被叫做孙膑的。
这么简单的常识,你在一开始孙膑孙膑叫人家的时候不觉得不对劲??
觉得不对劲不会去百度百科下??
我了个去……整个剧组都智力低下么?
最后ps,景甜很好看,大爱。
很惭愧多年以来分享大家的影评,我公益心较差,一直只看不写,并且打算一辈子潜水,但是注定命运被改变了,一部叫战国的影片把我水雷了出来,影片结尾处田夕撕心裂肺的嚎哭,虽然连最善于配合导演流眼泪的妻子也丝毫没有哭意,但是仿佛间我觉得田夕是为我嚎哭,哭打算一辈子懒的写影评的我终于被战国夺取了贞操,从此影评届将多了一个叫寻欢人的影评家!!
导演初衷是要用孙膑生活中白痴和军事上天才的巨大落差为影片的主线,互相潜伏为副线。
主线极其失败,孙膑在稚嫩的导演手下被描述的自始至终都是白痴!!
生活上 感情上 军事上,孙红雷是有良心的打了20分,我懂了,孙红雷我不因此片而轻视你,因为你还有廉耻之心。
我给你人打80分,影片孙红雷是专业人员,20分很客观,10分给为难的你,10分给景甜。
副线本来设计上也该是精彩的,但是投资人和导演你们太天真了,并不是请来了电视剧潜伏里众多演员。
就能把潜伏演绎好的,里面极其失败。
我不想总结了,没有欲望,一丝回想都会让我有呕吐的欲望。
我的处女影评就奉献了给这个垃圾,那么我以为既然已经奉献了,那我就要做一个出色的影评,看过此文的记住我叫寻欢人以上是我写的处女影评的序那么各位看官,我就要写战国的影评了。
如下一位不知道是官二代还是款二代的人认识了一个叫景甜的小演员,她是那么的出色,整个影片最大的惊喜就是让我认识了她,青春 可爱 小龙女一样精灵的姑娘,这个景甜的姑娘是那么出色,像每个可爱出色的女孩一样,想当大明星,大明星显然不是拍拍电视剧的那种哦,那位公子哥一下子被这个姑娘击倒了,从此一位风花雪月的公子哥从良了。
孙膑初次看见景甜的感受并在电影里多次表达,这个就是那位公子哥的心声,电影里有一句台词 很美 什么很美 是田夕的眼睛。
这是真话,显然不是孙膑的,是给孙红雷片酬的出资人。
备注 景甜很可爱,我没有丝毫亵渎她的意思,,那位出资人也是这样有品位的男人,他一掷千金,不,亿金。
公关院线也好,举办盛大的首映式也好,当然包括投资这个片子也如是,不过博得美人一笑。
也就是这个片子没有一个观众对投资人来说都是成功的,他达到目的了,景甜当大片的女1号了,景甜笑了。
够了,还要什么呢,至于你们说没有最烂只有更烂,公子哥只要看见某人莞尔一笑,有什么呢,浮云而已。
我不是愤青,我是一个第一次写影评的人,我叫寻欢人,我有理智,除了上述的杜撰的原因,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可是除了这个处女影评里所描述的电影之外的情节,我真的不能从逻辑上找出此片可以上映的理由,真的,一丝都没有。
好了我的第一篇影评写完了,一气呵成,要睡觉了,我叫寻欢人,以后开始将立志为所有爱好电影的朋友奉献一篇篇影评,我的出山也许是该电影唯一的亮点,我这么认为,因为我是与众不同的。
和妈咪看电影战国。
孙红雷、吴镇宇、景甜主演。
看到一半,我对妈咪说,这是gay片。
妈咪不懂。
给她解释“gay指男同性恋者”。
妈咪不解。
我引导她这样看剧情:孙膑(孙红雷)和庞涓(吴镇宇)基情暗涌,无奈田夕(景甜)从天而降,潜移默化,孙膑几乎被其掰直。
庞涓因爱而恨,因恨而狠,致残孙膑,让其无法从身边离开。
孙膑被师兄残害,誓逃离报仇。
随后利用对自己痴心一片的田夕,逃回齐国,与庞涓决一高下。
后,涓败亡,膑自决。
这其实一个比悲伤还悲伤的故事。
膑骨子里其实是强攻,偏偏外在体现的是弱受,误导了师哥涓。
想必师父将涓逐出师门,是因为发现涓对膑的基情,最后叮嘱膑不为官,也是看穿涓贪恋权贵,只要膑不入官场,就可避免两师兄弟相见的情况。
而庞涓一心要攻下齐国,也是为了得到孙膑,“权倾天下”不过是他的措辞而已。
剧中:孙红雷半眯着他的眯眯眼,冲着吴镇宇,“涓,我不走”。
吴镇宇一脸无奈,“膑,走了,跟我去魏国”。
多么温情的撒娇啊。
妈咪说俺乱讲。
可是,演到膑叫涓下马的一幕,“涓,下马”,“膑,我来了”,妈咪自己忍不住笑了。
哈!
最后,膑自决坠入山谷,个人觉得配曲应该是,“今生的爱走远,来世的痛提前,谁丢失了时间,让梦冬眠”。
卡罗维发利-科特布斯-柏林这条东欧青年导演出头的经典路线上的作品,科索沃和移民(难民)题材恐怕是最大亮点吧。片子质量大概也就是勉强及格。儿童视角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而故意不谈战争背景及政治经济背景乃至宗教问题,只去诉诸于父子情感(父亲写得又不好),让这部影片显得格外单薄(哪怕你甜腻到[世界转角遇到爱]那个程度呢……)。所幸大家族打招呼啰里巴嗦的方式还是蛮有趣,勉强搬回点分数吧。
剧本做得很段落化,故事虽然断断续续但情感共鸣得以始终,细节设计连同情感表达都非常充沛,令人难忘的细节非常多。且多种情绪并行,这对父与子的情感状态模棱两可,这让人物更立体更具魅力了。以及我居然看了一部科索沃的电影,活久见系列。
只有我想給這個小兔崽子兩巴掌麼。你可以當被寵壞當孩子但請不要拖累傷害他人,也不要抱怨自己咎由自取的慘況。整部片沒有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又為什麼存在。
科索沃今年的申奥影片,剧情走向出乎意料,残酷写实一路到底。不幸如套在父子脖间越来越紧的绳索,夺走所有希望后只剩彼此的抱紧。中间一段海上偷渡戏完全是今年欧洲难民事件的震撼写照,结尾简洁有力。唯一缺陷是没有对儿子近乎疯狂的恋父情结给出合理解释,但瑕不掩瑜!
甩不掉的儿子,扶不起来的爸。父子一起,也还是温情。
琐碎却老套,移民主题并没有处理好。情感动人。
这个小孩生存能力太强大了,长大了一定能成事儿。
算是蹭热点之作吧,让观众看到另外一条难民之路。不过,影片中的主角小男孩真难让人心怀同情之心,只让人倍觉讨厌。剧中男孩伯父说得好,对于小孩,你得从小让他明白,有什么事情是他不能做的。其实,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总是在极度的溺爱与冷漠之间徘徊。
动荡的时局不是你们的错,那也不是欧洲的错。欧洲也没有义务来承担这个错误。在这种时局下总有人能活下来,有人会死去。像这种小孩就是必死无疑的类型。不仅自己作死,还要害了一家人都死。感人个毛线鬼。如果这都能感动人那些坚强活下去的就他么白活了。
很悲伤的也很棒的电影!那么可爱的孩子!一直跟着爸爸的孩子……聪明勇敢的孩子的生存处境无法言说,后来他还活着吗?他的爸爸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他……你有无法憎恨这位父亲,那种困境无法用语言表达,因为这部影片,理解了德国对待难民的政策……
现实题材难民电影。有种莫名的烦躁感。
用最平凡的结构用小男孩的视觉来表达目前德国最棘手的政治问题,就是感觉缺个张力
看的好难受,孩子演技赞,撑起了整部剧。世界那么大,哪里才是家,对于孩子来说,有爸爸的地方就是家。
1.没有强大的祖国做背书,人民何谈尊严;2.上梁不正下梁歪,偷东西打老爹,老爹软弱无能没出息,儿子长大成人也会是个祸害;3.穷生奸计,富养良心,瞧瞧除了那个胖叔叔一家子还凑合,剩下的哪儿有一个可以称为好人?
只看了半小时就没继续看
emm…
嘘寒问暖的善意浮于表面,自身利益面前终究暴露出人性中的自私
表面上是父子之间感情的博弈,却带上了难民偷渡,和国家政治问题,这种热点近年也是越看越无聊。
世界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小人物,因為大世界的規則,而活於悲哀下
看的太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