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颗星里的两颗星给电影,第三颗星给电影配乐。
配乐太棒了。
这是本片唯一的亮点,也是贯穿始终的亮点。
故事本身太烂了。
似曾相识的老套剧情,不知所云的镜头切换,除了Fucking、Fuck之外再无他物的台词。
Keira Knightley成了真正的花瓶党,她和Colin之间爱情桥段,来得无比突兀,导演懒得提供任何爱的缘起,没有费半点力气交待这份感情,给了两个躺在被单下的镜头,就觉得已经完成了爱情片段的营造。
看完片子以后不由想起《旺角卡门》,很多想似的感觉,貌似王家卫想得更多一点,所以他的故事更好看些。
但是那句关了一扇门开了一扇窗的话确实有道理,如此平淡的影片却配了那么棒的音乐。
很久没有听到这么带劲的音乐了,直接给放到自己的音乐收藏里面循环播放了。
为了这些音乐,很可能,我会再去看一遍London Boulevard……
这部片子有很多人说烂死了,应该说是很多人没看懂。
男猪脚从狱中出来想要重新做人,可是却无法彻底摆脱过去的一切。
机缘巧合之下做了女主的私人保镖,顺理成章之下发展出了一段恋情。
但是虽说男猪脚想极力摆脱过往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哪怕已经退出江湖,金盆洗手。
毕竟惯性还在。
以前的老大不断威胁他让他替自己办事,否则就对他身边的人下毒手。
实话说如果是我的话我只能逃离,可是当黑帮老大不断伤害自己所爱的人的话就不得不反击了。
男主幻想在办完事后和女主一起到美国过上全新的生活,可是就当自己马上要实现这个愿望的时候,自己本来想要杀掉的小孩捅死了自己,女主也自杀了。
结局让我看了嘘嘘不已。
还是那句话,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人在江湖混最好是光棍。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男主还了,黑帮老大还了,最后足球小子也必定会还的。
对于这部片子 真的是非常的失望 看这部片子完全是冲着凯拉奈特莉去的 结果虽然她的演技依旧娴熟 但是对于剧中角色的感觉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衔接人物而已 男主角科林·法瑞尔也是实力派演员 只能说这部影片真的有些糟蹋这些英才们了这部片子大部分是笼罩在黑色的阴霾下的 除了男主角出狱的晴天予以暗示新生活的开始 和主角们再豪宅躲避狗仔的一小段的美丽风景 也许正是这样一紧一松的鲜明对比 让人更加的感觉到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其实男主角要的很简单 只是想重新开始 A bed and enough food 不奢求过多的幸福 这样就够了!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现实就是不愿意放过他了?
这部电影是非常使人厌烦的,死了很多人,看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思绪游离,希望像蝴蝶效应那样,回到给流浪汉匕首那一刻,让他把枪留着,或者不给他匕首,回到送他妹妹那一刻陪她回家,送她去法国。
回到巷尾那一刻,不把比利的钱拿走,先去干掉黑老大,回到他拿枪对着少年那一刻,开枪。
回到他第一次见潘妮那一刻,不制止抢劫他的人。
潘妮就是本片的那只蝴蝶!
潘妮把他介绍到夏洛蒂那,顶替了李,破坏了冈特的计划,将比利搅入麻烦……甚至回到三年前他和人打架那一刻。
但是,生活无法回头,像蝴蝶效应的结局,不想任何人受伤害,只好选择把自己溺死在子宫,但是如果自己从未出生,那这些人的生死又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本片和蝴蝶效应其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
生活没有那么多假设,只有一个结果,不管好坏,哪怕它残酷的让你死去,你也只能无奈的面对。
但是其实,他本可以更好的,不要去管流浪汉,珍视你的朋友,照顾你的妹妹,不要管无关的女孩,与人友善而不是暴力,让人喜爱而不是惧怕。
"成熟的青年混混米切尔干掉老练的黑老大;年少轻狂的黄毛少年干掉米切尔"经历了人生的历练,种种的惋惜,没下手,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年少轻狂的黄毛少年干掉。
花了2小时在Pxtv看这个电影,因为在“蓝光”的album底下。
刚开始的一半,看得蛮开心。
有标准伦敦音(虽然几乎听不懂),有唯美构图的画面,有一堆英国大腕儿(其中男猪脚侧面很布拉德皮特),故事讲述跳跃,令人期待情节的发展。
到了后半截,节奏依旧,而且,也太扯、太拖沓、太伪文艺了吧!!!
不愿剧透。
更关键的是:根本无法剧透!
sigh重口味版诺丁山。
但是不及小诺的五分一。
科林还是那么帅气,演出依旧那么出色,全剧配着英式的音乐,让人感觉到英国电影的别样。
说说剧情吧,主角最后死的好可惜,本来人不错,遭人陷害蹲了两年,出来想做个好人,但无奈被逼得走投无路,妹妹被杀,朋友受害。
还好··
资本主义的枪林弹雨,华灯霓虹的阴暗残忍。
想要洗心革面过新生活,过去反复不肯放过,伦敦大道通向未来还是过去。
爱能解救什么,自己还是你?资本主义混杂的夜晚我不能懂。
2011年大学在读的看的,欠它一份赞美,一句发自肺腑的影评。
难得的好片子,男主角本来不是坏人,因为一次过失把人打死,入狱多年,出来后发现社会依旧是病态的样子,他想做个好人,可是从他入狱的时候就决定了他一辈子都要背负这个黑锅,科林法瑞尔把男主角米切尔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还是要罪有应得的!
Everything terrible is something that needs our love看完这部电影,印象深刻的除了音乐就是这句话了一切悲惨的事情,也许仅仅是缺乏爱变态的黑帮大佬,有着悲惨的童年回忆;万人空巷的大明星,只是渴望一个自由的身份和被人爱着;本质不坏的蹩脚坏人,讲义气的乞丐,善良的医生,浪荡的女子,空虚的青年运动员...甚至连婴儿都杀的波斯尼亚人,也会为单刀赴会的mitchel感到敬佩。
每个人都有邪恶和光辉的一面;大多数糟糕的事情,只是因为缺少爱,他们需要关爱,需要被平等的对待。
Everything terrible is something that needs our love
一系列的事件,如果不制止抢劫佩妮的人,如果不拿走流浪汉乔的枪,如果对少年混混开枪,如果送妹妹布罗妮回法国,如果不把比利的钱拿走,一切都会不一样了。
所有的人,流浪汉、妹妹、朋友、医生、原房主、黑帮老大、女明星和他自己,都会有不一样的人生。
像蝴蝶效应,轮回,其实是现实无奈,不由我们左右。
生活没有得假设,只有一个结果,不管好与坏,不管多残酷,也只能面对。
第一次见面,凯拉奈特莉问他,你很喜欢打架吗?
他说,我在别人动手前先动手。
这让她有了巨大的安全感。
如果没有做好担起责任的打算,请不要给别人安全感,请慎重介入别人的生活。
还有就是,大多时候不是不相信爱情,而是不敢相信爱情,不知道真相如何。
也许真正的爱情只需要会心一笑。
凯拉奈特莉把那种孤独与恐惧完美表现了出来,每一面都太漂亮了。
音乐也赞。
比《可怜的东西》差了点,但是邪在了我的爽点上:血腥加阴谋论加alpha话术加外星人。不用力的幽默和越发魅力的Emma Stone
兰斯莫斯社会讽刺&人类观察&邪里邪气舒适区。最后大底真的兜住了
拯救地球,因是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作品,整个故事节奏起伏属于荒诞戏谑的,音效配乐与电影都贴合的很棒,电影讽刺了人自私的内心与欲望,也嘲讽了了福布斯榜的知名人物,当然影片最大的亮点是石头姐奉献了全篇最为精彩的表演,上演了一场与两笨贼、两精神病患者的斡旋之下,展开了自我拯救式的智斗与谋略,令我称赞,但同时影片的节奏也是属于那种比较跳跃式的,这也是导演的风格特色所在,虽说叙事不太连贯,逻辑性不够强,但是串联起来和其导演前面的作品,在仔细鉴赏之后,总能让人回味很久,最后的镜头,当全地球人的集体死亡画面推出来,还有石头姐证实自己是外星人,这两人镜头感的鲜明对比,给我满满的窒息感与压迫感,不愧让我拍手较好,虽说还有点不足吧,但是还是挺不错的作为文艺片的角度来说,所以综上给7.5分
在除了片名、导演和女主演的名字之外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去看了这部电影 观影体验五星
让我想到我小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看的一本什么外星人真的存在和各种阴谋论纪录片……非常幼稚的情绪化的观点以及看起来外星人才想的出来的剧情,很颠吧……
可能是没有看过原作的原因,其实对我来说是新颖的,不是说结尾的反转,是Teddy的现实主义句句名言,结尾反倒让我有泄气的感觉。但是最后的镜头很喜欢,说的是拯救地球,没说过拯救人类哈,我真的谢。
主题先行的大话唠片,不过这个结尾有拯救到这个片子,不至于太难看。
据说韩版弱在资金短缺所以完成度并不如导演所愿,看剧本来说也算是个好看的故事,轻描一下关照一下现实,冒着劲冲到结尾。ps,石头姐是不是要做第二个于佩尔抢掉疯女演员的赛道
喜剧标签是错误的,这片跟喜剧压根不沾边。领的英皇海报挺好看。
这次是真喜欢。
这个片子我不知道怎么打分,三星少了,四星多了。中间有一场,看得心跳加速,如坐针毡,让人非常不舒服。但是好在让人有想继续看下去的冲动。黑色幽默,好笑又悲伤,但是以悲为主
我这被兰斯莫斯骗进电影院的毛病到底啥时候能改了。各种层面上一无所有且毫无价值的电影,结尾的gotcha姿态更是让人无语到发笑——因为真的零人在意。一星给两位演员,在如此空无一物的情境里努力表演的样子让人心疼。
有趣
依旧是很美好的精神状态
Sacred Deer以来的生涯最佳,但又完全不像他。近两年关于当下的电影里最切中要害的一部。DiCaprio靠边站了Jesse Plemons需要拿奖
Cult好評/第三幕好評/一開始睡過去了醒來後就變得好看了/我真的覺得光頭無論在什麼電影裡都有充當奇觀的作用
拿手的荒诞、奇观、反转加上节奏紧凑,观影体验很好。但后劲仍然乏力,回想起来总觉得差点什么,或许是留白。
@香港。几乎一切都可以预测,过程中昏昏欲睡,看完只想问,石头姐为什么还在演兰斯莫斯这些破玩意儿。
欢迎来到怀疑论/认识论/科学哲学/传播学101......导演非常用力的一篇。
非常戏谑地解构拥有绝对权力的上层对底层的压迫剥削和强行灌注的各种逻辑,配乐吓了我一跳又一跳,看完有种mental health被污染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