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爱的暂停键

Elskling,关于爱的练习(台),Loveable,Elskuleg,可爱的

主演:赫尔加·古莲,奥德盖尔·图内,凯瑞·豪根·西德尼斯,Maja Tothammer-Hruza,莫娜·格伦,海蒂·耶尔蒙森,玛特·马努斯多特·索利姆,伊丽莎白·桑德,埃斯罗姆·基达

类型:电影地区:挪威语言:挪威语年份:2024

《爱的暂停键》剧照

《爱的暂停键》剧情介绍

爱的暂停键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回忆起他们的相识,前一段关系结束,新的相遇开始。玛利亚在聚会里遇见心仪对象迅速坠入情网,却在结婚七年后,突然迎来丈夫的离婚宣告。面对爱情悄然逝去,不甘放手的她,强拉着丈夫进行婚姻谘商,试图修复彼此之间的裂痕。当过去相处点滴被逐一摊开、放大检视,这个关于情感的练习题,却比她想像中还要难解复杂。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寻找埃里克背背篓的网球少年律政潜规则弗莱蒙与希特伦家的方向红盾先锋冒险王卫斯理之蓝血人羊在火炉前走失了C团地末路狂奔3致命伤害女儿疾速追杀3土生土长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捕鸟者他是龙魔游纪4:白骨之姬蛮好侦探模范贱兄弟传奇勇者甜蜜的家HEARTATTACK偷拐抢骗冰属性男子与酷酷女同事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夺命岛妻子小姐特丽独行第一季捉奸侦探

《爱的暂停键》长篇影评

 1 ) 爱的暂停键,感情中的自我救赎之路

这部荣获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佳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现代女性在婚姻与母职困境中的精神图景。

影片讲述了一位女性在经历婚姻破裂后,带着子女独自生活的故事。

当她再次步入婚姻殿堂,却发现自己依然被困在相似的命运轮回之中。

导演以近乎残酷的真实性展现了当代母亲的生存困境:在育儿的琐碎中逐渐迷失自我,在配偶的缺席里耗尽热情,在社会的期待下支离破碎。

女主角的遭遇不是个案,而是千万母亲的集体写照——那些被尿布与作业淹没的日日夜夜,那些在厨房与学校间奔波的疲惫身影,那些渴望被看见却最终沉默的灵魂呐喊。

影片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于其心理描摹的深度。

当女主角陷入情绪深渊时,摄影机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剖开她的内心世界:对爱的渴求与恐惧交织,控制欲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不配得感,这种心理机制让她不自觉地用愧疚感捆绑所爱之人。

这种情感勒索(emotional blackmail)的呈现,展现了亲密关系中最隐秘的伤痛。

心理治疗场景堪称全片的转折点。

在专业引导下,女主角开始了一场穿越童年创伤的精神之旅。

那个永远得不到母亲认可的小女孩,那个在指责中长大的灵魂,终于被现在的自己温柔拥抱。

这一精神分析式的自我探索过程,被演员以惊人的表现力诠释得淋漓尽致。

浴室的独白戏是影片的诗眼。

当水流冲刷过疲惫的身躯,女主角完成了从"他者"到"主体"的转变。

这一刻,她不再是妻子、母亲或女儿,而是一个重新找回自我的独立个体。

导演用极具象征意味的镜头语言,展现了生命蜕变的动人瞬间。

影片结尾处那个张开的手掌,是一个充满哲理的隐喻:松开控制,才能真正拥有;放下执念,方能获得自由。

这种存在主义式的顿悟,让影片超越了家庭伦理剧的范畴,升华为关于人性与成长的深刻寓言。

这部电影最可贵之处,在于它没有提供廉价的解决方案,而是展示了真实的生命困境与可能的出路。

它告诉我们:救赎永远始于自我认知,成长必然伴随痛苦。

在这个强调"为母则刚"的社会里,或许我们更需要学会承认脆弱、接纳局限、并勇敢地重新开始。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每个现代人内心那个渴望被爱又害怕受伤的自我。

它提醒我们:唯有直面内心的阴影,才能活出生命的完整与自由。

 2 ) 看到最后我还想问:姐,咱家那四个孩子以后谁带啊

以为是女性主义,结果是现实主义,但也没有现实到底。

电影拍得好的地方就不提了,对话非常真实,表演也非常好,很多地方非常让人共情,电影院里好多人都哭了。

以下涉及剧情剧透:开头女主就在离婚,然后火速看上一个男的又结婚了。

好嘛,我以为她还要跟这个男的拉扯一段时间,直接就又怀孕生了俩孩子,然后直接七年后。

从这里开始,北欧跟东亚女性困境开始共鸣。

她一个人带四个孩子,俩前夫的,俩跟她老公的。

最大的女儿已经青春期了,非常叛逆,经常对母亲出言不逊。

她因为要在家里带四个孩子所以没有工作也没有个人时间,谁带四个孩子都是打一份高强度工啊,如果你还想工作还有梦想不想放弃为啥要生这么多呢,为了北欧地区出生率吗?

她老公出差六周回来,两人就因为各种鸡毛蒜皮的原因吵架,但吵架的根本原因是她老公答应她这次出差结束之后就在家不出去工作,换她出去工作,但他食言了。

她大吵大闹之后,他就说她有情绪问题,让她去上情绪课。

她说我不需要,我只是太累了。

我非常认同啊,谁的情绪都经不起这样的透支。

你跟一个精疲力尽每天处在鸡飞狗跳环境下的人说让他上情绪课,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我我就说我没有情绪问题,我就是没素质。

然后她老公要跟她离婚,她离开家自己出去冷静,这里看得还挺难受的,她不断打电话、发短信,但得不到回应,她觉得自己是需要上情绪课,是她不好,如果她更好一点就不会离婚。

然后两个人一起去看离婚咨询,他说他需要自己的空间,她说你已经有了,我才是一点自己的空间都没有。

这里我也非常认同啊,他一走就是一个多月把孩子(有两个还是学龄前儿童)扔给她,他还好意思要个人空间。

然后他老公不来了,换她自己来上离婚咨询,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她发现了她确实对他有态度非常不好的一面。

然后她去拜访她的母亲,这里又很东亚母女了,她原生家庭也是父亲缺位,母亲一个人拉扯大俩孩子。

在聊天过程中,她敏锐地发现,付出并不让她母亲快乐,她妈妈并不是高高兴兴地为她付出的。

姐,你想想你家里那四个,你就没有一瞬间后悔生过他们?

谁老公酗酒自己累得天天在厨房哭还能开心地为孩子付出啊。。。

你那个酗酒缺位的父亲,他可是连付出都没付出……最后在女主的一番心理斗争,自我怀疑与自我重建之后,对他老公说,你想走就走吧,我会好好的。

我心想:你打算抚养费要多少啊。

最后的最后,是她自陈,接受你的爱,让我没有安全感,你抱我的时候我觉得你会放手。

大体是一个因为觉得你会放手所有我预先放手预判了你的预判的心理因素。

然后,她睁开眼,她老公没有走。

happyend了。

这个时候我还在想,你家那四个孩子以后谁带啊?

你老公还继续出差吗?

你的工作和梦想到底要不要重拾啊。。。

这不是春晚,包饺子解决不了问题啊。

 3 ) 爱的暂停键

爱的暂停键:冻结的情感辩证法 以科幻外壳包裹着最古典的情感命题。

当科技赋予恋人冻结关系的能力,那些被暂停的争吵背后,暴露出爱情最脆弱的真相——我们害怕的不是冲突,而是面对冲突时自己的无能为力。

导演用冷色调的实验室场景与暖色调的回忆片段形成残酷对照,暗示所谓"情感保鲜"不过是现代人逃避成长的精致借口。

最终那个未被按下的重启键,成为了对爱情最诚实的告白:真正的亲密,从来不需要暂停。

 4 ) 爱的暂停键

本片荣获本次北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该片讲述了女主在经历了一段破裂的婚姻后,带着一儿一女独自生活。

在一次聚会中,邂逅了第二任丈夫,再次坠入爱河,结婚又生了一儿一女。

甜蜜上头的蜜月期过后,女主再一次陷入照料孩子的鸡零狗碎中,而这一次女主成了没有工作的全职主妇。

长期独自在家承担繁重的育儿工作,零社交,缺乏社会认同,自我封闭,配偶缺位,女主再一次回到跟上一次婚姻相同的分岔路口。

长期压抑无处发泄,丈夫的缺席敷衍搪塞,女主再一次情绪爆发。

换来的不是男主的真诚交流和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是迅速抽离逃避。

同时因为长期情感疏离,和前夫养育的一对儿女也开始抵触跟女主沟通,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女主再一次陷入深渊。

女主所经历的这一切,是很多全职妈妈,甚至职场妈妈都会经历的熟悉的日常画面,瞬间能引起共鸣。

想做一点自己的事情,孩子的吵闹,学校老师的任务,一件一件接踵而至的琐事压的人喘不过气,不知什么时候仿佛弄丢了自己,自己的时间空间连同个人价值被挤压揉碎。

再加一个刷手掌柜爸爸或是一位不给力的队友,很多妈妈都经历过这种崩溃的瞬间。

所以这道题到底怎么解?

电影给出了一些参考答案。

女主在崩溃过后,她挣扎着采取各种方法展开自救。

首先,她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尽管男主继续选择逃避,但她还是坚持咨询,并找到了一部分答案。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她发现过去的自己对所爱之人充满了控制,而这份控制,来自于自卑,和不配得感。

怕所爱之人离去,所以不停的用贬低和制造愧疚,让对方充满歉意地不停对她进行补偿,这样她就可以牢牢抓住这段关系,并且占据上位。

其实这就是pua的一种手段。

随后,她来到了母亲家,进一步发现了这份自卑的底层原因。

即使到了她这个年纪,母亲仍然没有停止对她的抱怨和指责,她在不安中努力寻求母亲的爱和包容,但她得不到无条件的爱的回应。

她同时找到了朋友,朋友想给她提供无条件的陪伴和关爱,她下意识地推开了对方。

当她彻底崩溃后,学会了接受朋友无条件的帮助和关心。

有这种不配得感的人,得到了别人恩赐的那种不安,被女主演绎的淋漓尽致。

包括咨询室想提供无条件的帮助,女主心中也是充满了惶惶不安。

当她意识到这一切问题的根源时,她发现,只有好好养自己一遍,才能让自己真的饱满起来,才能找回真正的幸福。

她在出租公寓沐浴那一刻,自己鼓励自己的那一刻,她找到了真正力量的来源,她自己。

就是在这里,女主破茧重生了。

她收拾行李,重新去面对女儿,面对丈夫,用和以前完全不同的接纳心态,同时接纳那个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过往。

这种重生的力量感染到女儿和丈夫,新的生活已经触手可得。

最后一幕,女主向男主张开了手掌,她将握紧新的生活,不管这段新的生活里有没有男主。

整个电影男主全程典中典回避型人格,没有施与过多笔墨。

电影偏重描绘女主的个人成长。

婚姻中,生活中,总会被这样那样的现实问题卡住,让人无法透气,我们不妨按下暂停键,也重新审视一下过去,审视一下自己,好好给自己时间和空间喘息一阵,思考一番。

也许我们会找到新的答案,元气满满地重新启程。

希望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大女主,重压之下,依然有勇气落泪,有力量擦干眼泪重新出发。

 5 ) 静候佳音

她是自己的女儿,也是自己的母亲。

她对着镜子告诉自己她是值得,这个桥段是cliche的,但是着实点醒了我。

我是值得的吗?

是的,她爱过我就是最好的证明,至于有没有证明其实也不重要。

我就是值得的,我足够好,只是我自己不知道,我不满足。

在偏执和情绪中,她拒绝一切,她逆流而上,结果必然是糟糕的。

如同我一样努力错了方向,我也偏执,疯狂地想让她回来。

其实我应该找到真正的自己,找到什么是自己的需求,当下我只知道我还是想要她,依然想要她。

分手200天,我也习惯了没有她的生活,我过的嘛还不错,累累的。

跟她在一起是我给自己最好的礼物,也是我这辈得到过最好的,我从现在会开始接受她的离开了。

我们的分手不简简单单是一件事所导致的,我千百般不好,我全都看不见,她全都看在眼里,那是她爱着我,包容我。

等到分别那一刻,她还是爱着我的,所以也包容着我。

万一万一有一天再相聚,她定然会告诉我那些以前的,我没有在意的小事,我会惊然道,我没有意识到。

她也会大方说,我知道你没有意识到,我没有怪你。

我现在希望如果有一天再在一起这种让我惊然的对话少一点,要做的呢,是在回忆里寻找蛛丝马迹,找出她的不悦,找出她的微妙表情,就像电影里的最后,他从几个周的离开后回来后,她这一次紧紧拥着他,告诉他,我害怕你离开,很害怕。

回到现实中,我现在不怕了,我不怕任何事情的发生了。

我也会默默等待,在记忆宫殿去纠错,等待睁开眼,在桌子上伸出手,坐在对面的她的手会自然地搭过来。

 6 ) 爱的暂停键 观后随笔

#2025BJIFFSomething's wrong, but nobody is wrong. That's life, isn't it?通篇靠对话戏,男女主完全撑起来了。

两个人的颜值都好高啊hhh。

所以特别能理解女主很希望能继续和男主走下去的心情。

联想自己刚刚经历过的一些事,我真的很想把这部电影推荐给她。

我一直后悔最后有很多话没有和她说。

我希望她能一直被爱着,可以感受到别人的爱,清楚自己值得被爱,并且爱自己,也可以去爱别人。

爱这个课题是怎么讲也讲不完呢真是。

影片里面一些回忆,像拉片一样的手法挺有趣的,提供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视角。

结尾似乎也给出了一个开放性的结果,我们不知道男主最终的选择,但我们知道女主成长了,无论他如何选择,她都会爱自己,尽管她希望可以和他走在一起。

她也会学着和孩子们好好讲话,让爱意可以随意流动。

我忍不住设想,如果他们早点去做个心理咨询该多好。

玛利亚去找母亲那段也很值得思考。

一进门妈妈就讲“坚强”,从自己一直到孙女,都是坚强的女人。

她似乎还挺以此为豪。

刚接受完心理咨询的女主脸色就有点不对劲了我感觉。

坚强有什么好的?

没事儿凭什么要去吃苦,为什么要去过需要坚强才能维持下去的生活?

(虽然确实会有人会以吃苦为乐,以展示自己的抗压能力等等,在心中获得一种奇妙的优越感)希望这个家族的痛苦可以在这一代终结。

不必要去做坚强的女人。

做个快乐的女人不好吗?

但女主真的收到男主的邮件——请做好我要结束这段关系的准备——时,那种慌张无措,那种痛哭真让人心疼。

结尾挺戛然而止的,连片尾曲都没有,直接让我想起《阿诺拉》。

不过我觉得这片子搞一点片尾曲应该也蛮好的,所以最后的静默总让我觉得是预算不够找不到曲子(不是),或者导演也不清楚加什么音乐好了hhh。

静默到最后,大家心情似乎也比较严肃沉重,亮灯时竟然没有全场鼓掌——当然在出片尾字幕时是鼓过掌了的——这是我在北影节第一次遇到的只鼓了一次掌的场次(20250423金泉港IMAX厅)ps:这片子里讲的是挪威语吗?

听着真的有点硌耳朵

 7 ) 一切经历都是礼物

剧情很写实,表现手法又很生动有趣,把好大部分的咨询揉进电影中,看上去不枯燥,不难懂,这就已经很成功。

两处泪点,一处是当女主在咨询室被全然接纳的瞬间,那种贴心关爱的感觉好温暖,好戳心。

另一处是女主在黑黑的夜里,乘坐向上缓缓攀升的电梯,走过一条黑黑的冗长的通道,打开空无一人的住所,对着镜子对自己说,你很好,你完全没错,我的女儿,你值得被爱……也许我们都需要这样自我对话的时刻,我在想,如果换成是我,我会怎么说?

镜头转向第二天。

阳光明媚,鸟儿在高空飞翔,女主沉沉的睡到阳光洒满床上,导演的表现手法给的饱满,我Get 到这是女主的内心得到了自由和释放。

还有一个很大亮点是剧中咨询师的语言。

比如,我知道你有好多话要讲,我们先听一下……打断,安抚,聚焦,处理的干净利索。

还有女主不习惯表达自己的需求,用别人可能更糟糕来麻痹自己还好。

咨询师说,我知道别人可能更糟糕,但那也不意味着没有伤害,让女主不要回避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无论是身处婚姻困境的伴侣,还是恋爱中的情侣都推荐去学习。

越来越感觉,爱并不是相互的补充,而是各自圆满后的结伴同行。

所以,漫漫人生路,你所有看到的问题,感受到的情绪都在镜像自己,你终究要先修通自己,才能感恩结伴同行的伴侣。

 8 ) 不要用攻击去索取爱,去表达在意,表达脆弱,表达需要。

感觉这个电影全程都有很多可以暂停下来做笔记或者分析的地方。

出来之后听到旁边的女生说这是非常典型的东亚,也许她想说东亚创伤或者沟通模式。

但我感觉这就是人。

大部分人的沟通模式。

电影一开始的时候感受到的是非常糟糕的表达。

不表达在意,不表达创伤,不表达需求。

用攻击去表达需要,然后互相发脾气。

感觉这些人如果掌握沟通的方法,而世界上的电影会有一半以上的剧情冲突,消失不见。

到后面看到煤气灯效应。

把一个人逼到歇斯底里的发疯的状态,然后向这个人举证,你就是一个疯子。

看到女主角在男主长时间的出差之中压榨掉了自己的很多工作的时间,抚养4个孩子,生活一团糟非常大的压力,没有办法兼顾各种事情。

然后女主角非常的崩溃。

在男主角回来并且告诉他下一次依然要出差的时候,她就开始出现了情绪失控。

然后男生会告诉她说你应该去上情绪管理课,你应该去改一下你的暴脾气。

一开始女生的直觉告诉他,这不可能是对的,她的情绪需要放到一个更大的场景之下是被看待。

但是后面当他们开始提出要分开或者要离婚的时候,女生开始去网上搜索情绪管理课程。

然后希望问她的丈夫,如果她学会了这些东西,她是不是就不会离开。

但是不可能啊,你处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之中,面临那么多的压力,你怎么可能情绪非常的稳定呢?

为什么不处理让你发疯的环境,而是要处理发疯的主体?

到后面的时候他们一起去看心理咨询。

男生一直在表达他希望有更多的私人空间和工作的空间,而女生就会说我已经没有空间了,你是比我拥有更多空间的人,为什么还跟我要求更多的空间。

在后面场景带到了非常糟糕的母女关系,也就是女主和她的女儿,而后进入到了女主和她的母亲。

她的母亲一直在给他灌输一种概念,我们家族的女性都是非常坚强的,非常独立的,可以熬过所有事情,不需要任何人。

在拜访母亲的剧情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事情,就是无意识的对对方的贬低。

你给我带礼物了,真不错,但是我不喜欢。

你来看我了,但是,我要打击你。

于是可以看到女生在婚姻里面的情绪表达,其实和他的母亲对她的情绪表达是非常相似的。

「我想要让你感觉到很糟糕,让你感觉到你很糟糕。

」其实这里面有很多的匮乏和对生活现状的不满意,觉得自己没有被接住,没有被理解,没有被爱。

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直接说我需要什么。

没有办法直接暴露自己的脆弱,没有办法向对方提出自己想要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会用一种暗戳戳的方式把平衡找回来,也就是悄悄的扎对方出出气。

但是被贬低或者被扎的一方其实是会感觉到的,所以就形成了互相的隐性攻击。

在后面当女主的女儿回到家庭里面开始向女主表达贬低表达攻击,而女主没有任何的愤怒的反应。

她只是理解了她和接住了她。

于是女儿哭了。

女主对着镜子和自己说你很好,你值得被爱,你渴望被爱,这是没有问题的。

其实爱自己真的是一个很大的能力和命题。

而且你要相信自己能够被别人爱,相信别人能够接住你。

大部分故事的展开是因为匮乏,而这个匮乏的人在一个家庭关系之中有可能会向下传导给自己的子女,或者是向外传导给自己的家属。

于是就会看到像开头那样的非常破碎的沟通,非常带有攻击性的需求表达。

很多人生活的方式就好像自己不需要爱一样,但是他们竟然只是假装自己不需要爱。

最后夫妻俩坐在咖啡厅里面对谈。

女生说,我总是不敢接受你的爱,我不知道当我和你说我需要拥抱的时候,你会不会松开?

男生说,你真的这么想吗。

但他很快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他从来没有真正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整部电影就是巨大的沟通问题。

虽然我觉得用沟通来概括这个电影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这里面还有非常重要的命题没有被讨论到。

我觉得男生确实有在逃避家庭里面的情感和照顾的义务,逃避劳动,他有自己的工作空间可以躲出去。

但是女生没有。

这个命题在沟通之下被掩盖了。

但是表达爱 表达感受 表达需求 表达解决方案,相信自己能够被接住,总是要比用攻击用贬低 来索取在意好得多。

就像男主尝试去为家里的人分清楚衣服的时候,其实表达需求的更好。

的方法并不是不断的贬低,他说你连这个也分不清,连那个也做不到。

如果你希望他能够为家庭做得更多,就应该夸奖,应该夸赞。

为什么要在反方向上做努力。

——2025.6.16补充可能和剧情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觉得很适合补到这里。

为什么爱是常觉亏欠。

我之前并不知道这种表达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意识到:是觉得你这样子就很好 不需要变得更优秀 不需要变得更好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努力 给对方更好的生活 更多的帮助给对方更多对方需要的东西 给对方幸福因为对方的幸福而能体会到强烈的幸福在爱对方的时候从不一样的视角体验了自己在海德格尔那里,爱的本质不是占有,而是向对方的存在开放。

“你这样子就很好”、“我希望你幸福”是一种对对方存在的全然承认,这种承认不是基于对未来的计算,而是对此刻之人的全然接纳。

列维纳斯在《总体与无限》中说,真正的他者是“不可被同化的”,他者的面孔向我发出一种“无可逃避的呼唤”(appel)。

被他者的存在唤起了责任感。

“责任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我对他者的回应,是无始的,是一种前伦理的伦理。

”“给对方更多幸福”的渴望,其实不是“你应该这么做”,而是“你已然处于一种爱的伦理中”,你已经“被选中”去回应他者的脆弱与存在。

“爱的悖论”:阿甘本与不完整的主体。

“爱不是让我们完整,而是揭示我们的不完整。

”“我应该变得更好”,因为爱激活了你内在的“生成性”(potentiality)。

爱使你看见了另一个你,一个尚未抵达、但已经向你敞开的“可能的我”。

这就是阿甘本所说的“潜能生命”(potential life),在爱中被照亮。

将对方看作“值得给予一切的对象”,在爱中实现自我超越。

“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

”亏欠是爱的生成力。

对他者存在的敬畏(海德格尔)——对责任的觉醒(列维纳斯)——对潜能生命的回应(阿甘本)请以一个更自由、更成熟、更勇敢的姿态,参与到爱的伦理与生成中去。

但我依然觉得之前的讨论是更符合影片的主题的,在爱之中有太多琐碎的东西了。

需要沟通,需要表达。

 9 ) 暂停向他人确认爱,给爱自己一个时间

北影节爱的暂停键首映活动连锁代际创伤,母亲、自己、女儿,每代人都在焦虑自己被抛弃,同时又认定自己一定会被抛弃,做出种种促使别人远离自己的行为,最后获得果然ta会远离我的自我应验预言。

看开头的时候感觉像北欧版麦琳和李行亮。

但不想简单把这个影片当做是男女对立,或者说是男性缺位,女性自立,其实更多的是在生活中,自己在自己的生活里是什么位置。

像女主刚搬到公寓总是看着窗外灰暗的蓝色天空和好像无法停止的大雪,似乎女主也在这场雪里迷失了,她迫切的想通过向最亲近的人表达自己的不幸和不易,来焦虑地确认自己的位置,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心里要接纳的自我,绝望的向他人呼喊,可能会把别人有限的空间压缩到无法忍受,最终触底反弹。

最喜欢的是咨询室的场景,她向咨询师表达她很累,其实她内心是期待留下的,又害怕打扰影响别人,别扭地说不要不要,但咨询师没有放弃,咨询师专注地接纳和无条件地积极关注了她,一瞬间她感觉自己被看到了,那些童年被忽视和打击的痛苦,好像突然有人愿意正向的无条件的爱她包容她了。

可能很多东亚环境成长起来的小孩也会很有共鸣。

最后,女主看向镜子,努力尝试接纳自己之后,她安心地睡了一整晚,阳光照在她身上,雪终于停了,她也有勇气尝试表达理解别人,尝试表达自己的需求,尝试向所爱之人伸出手,尝试自己带领自己在生活中找到方向。

 10 ) 有一种爱是沼泽

天坛奖最佳影片名副其实,不过今年这场映后没有评委讨论有些小遗憾。

看这部片其实我不会共情女主,因为早已在周围见到太多相似的案例。

人终究要学会爱自己,才会真的懂得爱别人。

不然自我感动的付出如沼泽,它不美丽,吞噬自己也吞噬他人。

我见过天天嘶吼着辅导作业,追着孩子吃饭睡觉穿衣的妈妈,她老公只需要陪孩子玩玩游戏、一起对抗下妈妈就能获得孩子的偏爱,妈妈被气得要跳楼了,爸爸才会站在妈妈这一边训孩子,我觉得他不是心疼妈妈……我见过放弃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家庭,对每一件小事都有很强的掌控欲,就像女主一样以此为傲来打击其它人的家庭主妇——你看家里任何事都离不开我,你们都没有好好爱这个家庭,我不能做其他事情全都是因为你们……我希望这部电影会引进,希望已经结婚和准备结婚的都去看,希望有亲子问题的也去看,希望每个认为自己被困在家庭里的人能明白:没了你地球依旧能转,你只属于自己,会爱自己才会爱别人。

你也可以做出差六周回来陪孩子玩两周孩子也很喜欢的那个人。

你真正想走出去那一刻不晚。

《爱的暂停键》短评

印度的科幻片别指望太高,这片就是部印度版的“ET”,但是情节老套,特效一般,外星人的特异功能就是隔空飞物和治愈,坏蛋则是企图开发地球深度资源的疯狂资本家,值得一看的也就是片中几段歌舞表演,挺热闹。

6分钟前
  • 秋日影侠
  • 还行

外星人降临地球,疯狂科学家争夺“能量块”,善良的平凡人和外星人并肩作战阻止了野心家的阴谋…总之,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剧情、桥段,两个半小时很热闹,但也确实没啥养分,爆米花而已。

7分钟前
  • 影视圈前沿观察
  • 还行

这外星人说话好像韩语,印度片很多双男片挺基的,这外星人是公的!全世界电影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好人永远不杀坏人只想着打败打倒对方,导致后面一大推破事

10分钟前
  • 魔尊
  • 还行

阿亚兰

15分钟前
  • 豆友yHLyXRplYw

还不错,很有趣。印度电影有自身特点的,外星人唱歌跳舞也挺好,有新意。男主角与外星人一起打架,结尾曲很有趣,哈哈。值得一看

18分钟前
  • 虎虎生聪
  • 推荐

那个印度味儿的外星人!

22分钟前
  • 那个安娜
  • 还行

👎👎👎👎

23分钟前
  • 豆友qRH6bDGKm4
  • 很差

这个外星人好爽

24分钟前
  • 较差

不讨喜

25分钟前
  • 大号煎饼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