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观影。【75thBerlinale】很美式文人电影,对百老汇和爵士时代的怀旧和那股自我陶醉的幻想的迷恋的一腔热情的爱意;整部电影都设置在酒馆内,只有一个场景非常好的对应了剧院的舞台;legitimately great performance of Ethan Hawke(整体来说感觉和queer一样是高中的自己会非常非常喜欢的电影但是如今觉得有点文人的narcissistic和nihlistic啦)
#Berlinale75主竞赛 How many lost souls in showbiz? 😭 本片至少要看三遍才过瘾吧?经典室内剧,从门口到吧台空间的戏几乎舞台男主Hart台词写得真精彩,几乎是伊桑·霍克独角戏,他把一个矮小酗酒潦倒猥琐尖酸刻薄嫉妒心重絮絮叨叨心口不一急切期望东山再起再塑辉煌的昔日明星作词人塑造得丝丝入扣,而这么一堆毛病的人,却不是坏人不惹人厌,他有着小情趣、小幽默,惹人爱怜。配角最出彩的是作家,主要因为他声音太有磁性,其他人几乎都是extra,而这一晚真正的人生extra是Hart😭这是最不Andrew Scott的Andrew Scott表演,导演你牛逼!你欠我们一部真正的莫娘片!配乐设计很巧妙,片头和片尾的钢琴曲太忧伤了😭😭
Ethan Hawk的表演其实有点过于用力了,算是整部电影最大的扣分项。Bobby和Andrew的表演就很完美。最近电影人集体的去图书馆翻旧资料找灵感了吗?
伊桑霍克100分钟一直不停在话痨,但是让人一句都听不进去,也不想听,因为太无聊了,看完这个电影对这个国家这个时代这个人都更加不感兴趣了
3.5 老白男诠释得很好,但再也不想看了,有些台词极度不适。🫢其实是因为安煮拿奖,才来看的。但其实也没有很大突破,就是一如既往地稳定发挥。看完想去重温都是陌生人
我不知道为什么难过,只是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流。短短100分钟便能看到musical史上一颗巨星的陨落,终其一生不过就是在追求极美这一纯粹的概念,美人,悦耳的旋律还有浪漫壮丽的故事,他想象自己是伟岸的马可波罗,用字句踏上征途,最后拜倒于爱人的石榴裙下。但却在现实里一杯又一杯地写上一首情歌把自己埋葬。伊桑霍克的表演太动人了,而玛格丽特的美却很现代和激烈,二者的化学反应完全在靠老戏骨一人推动,让这个上佳的舞台剧少了一些灵魂。
最盛大的成功下最悲伤的老白男,可惜我已经没有了听name dropping的耐心。
@Berlinale75 伊桑霍克演得真好啊…自负又卑微,还有点酗酒带来的神经兮兮…最佳配角颁了个寂寞,真不如给生息之地里的太奶…
这是什么,一本制作精良的有声书
🇩🇪线下观影。【75thBerlinale】很美式文人电影,对百老汇和爵士时代的怀旧和那股自我陶醉的幻想的迷恋的一腔热情的爱意;整部电影都设置在酒馆内,只有一个场景非常好的对应了剧院的舞台;legitimately great performance of Ethan Hawke(整体来说感觉和queer一样是高中的自己会非常非常喜欢的电影但是如今觉得有点文人的narcissistic和nihlistic啦)
下午一点场加上话剧式的无英文字幕电影实在是催眠良药,但伊桑霍克的表现能让每个快睡着或已经睡着的人重新振奋精神
#Berlinale75主竞赛 How many lost souls in showbiz? 😭 本片至少要看三遍才过瘾吧?经典室内剧,从门口到吧台空间的戏几乎舞台男主Hart台词写得真精彩,几乎是伊桑·霍克独角戏,他把一个矮小酗酒潦倒猥琐尖酸刻薄嫉妒心重絮絮叨叨心口不一急切期望东山再起再塑辉煌的昔日明星作词人塑造得丝丝入扣,而这么一堆毛病的人,却不是坏人不惹人厌,他有着小情趣、小幽默,惹人爱怜。配角最出彩的是作家,主要因为他声音太有磁性,其他人几乎都是extra,而这一晚真正的人生extra是Hart😭这是最不Andrew Scott的Andrew Scott表演,导演你牛逼!你欠我们一部真正的莫娘片!配乐设计很巧妙,片头和片尾的钢琴曲太忧伤了😭😭
柏林夜空升起一轮瑰丽的蓝月,照见移民身份的疏离与文化的迷惘。导演以超现实的笔触,将一次荒诞的获奖之旅,化作穿透现实的诗意寓言,温柔而锋利。
8.8/10 #Berlinale75 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一镜到底”?只由一组场景所构成的一百分钟似乎将电影在欧洲原初的模样(舞台剧的录像)现代化地再现,借由二战末年的背景去叩问当下的纷争与世界下沉:当Rogers转向用浓烈的朴素情感去简单地温热观众的迷失与彷徨之时,依旧在自己世界中的Larry坚持要用他犀利的风趣与不失尖酸的自嘲与讽刺呈现更为复杂的情感,而他自己的迷醉与幻梦则令人感伤地反射出时代的衰落,一种高度自觉的堕落和依然疯魔之后的自我表演。文本所信手拈来的毛姆/辛纳屈/格什温已然是属于过去的辉煌,当他拒绝旧日伙伴的“商业”和“专业”时,也能看到一种试图抵抗衰老的活力和残存的野心与激情,然而飘散在枯黄昏暗的酒吧里的钢琴声中。性爱不过是低俗的讽刺,作为同性恋的他从伊丽莎白出所看到的实则是他执念中的“完美”,和未来。
#Berlinale75#很喜欢本片的表现形式:描写一个传奇作词人,但并不流水账式地聚焦他的创作过程,也不为了突出他的某种精神品质去从他的平生里精心挑选素材,而是仅仅截取了不到两小时的他不间断地与周围人交流的片段,展示出一个活生生的人类而非名人形象。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这不到两小时的了解,你仿佛能想象出他此前一路来的创作和生活历程,包括他为何成功为何讨人喜爱,又为何落寞和悲伤。伊桑霍克饰演的主角和他本人形象反差很大,其举止言谈的风格虽然是外放浮夸的,却精准传达出了诸如自大要强、敏感嫉妒、孤独落寞等细腻的情绪变化和细节。如开头引述的别人对主人公的两条描述——所有人都觉得他很有趣,但他又是最悲伤的,影片截取的段落和演员的表演不偏不倚地将这两点表现了出来。我会把今年的主角奖投给他。
#75.Berlinale|一气呵成的独幕剧!伊桑霍克太强了!感觉可以拿这部片冲奥斯卡最佳男主了//出源还会再看一遍嘟
不喜欢这个人物,太白太男了,但又为他感到尴尬,无所适从和悲凉。在小场景内完成整个故事,伊桑霍克好会演,神态太灵活了。给人一种也能搬到舞台上的感觉
如果你和Rogers一样时而不耐烦时而被吸引,最后又被结局搞的心绪难平,那么你也进入了这部话唠电影的圈套。整部电影一直聚焦在个人,友情和所谓的爱情,并没有着墨很多的同性身份,抑郁症处境都让人在电影结束后发出一声叹息。最后点播一首sam smith的 Not in that way
像是在看为自己的人生写悼词, 算是今年看过最伤感的电影之一. 去过这么多 Q&A, Ethan Hawke 真的是非常自然而有趣的演员.
伊桑霍克怎么这么会演啊🥲🥲🥲最后一个镜头还是让人很温暖,身边的朋友还在,酒也还在,我的歌还在唱着。这是导演给他失意人生留下的慈悲吧PS 伊桑霍克的身高在这部电影里简直是神试听作用!!
舞台剧式的结构和表演,宁愿把他当书读,影像上没有被打动
舞台剧的拍法来拍百老汇传奇,剧作与表演都是一流,林克莱特拍得也非常迷人,不过感觉Margret Qualley对于这个角色来说还是过于现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