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谋
The Mastermind,艺盗低飞(港),盗艺有道(台)
导演:凯莉·莱卡特
主演:乔什·奥康纳,阿拉娜·哈伊姆,盖比·霍夫曼,约翰·马加罗,比尔·坎普,霍普·戴维斯,莱齐·费利兹,马修·马希尔,科尔·杜曼,玛戈特·安德森-宋,伊莱·盖布,胡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5
简介:在天眼尚未密布,监场保安仍会打瞌睡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名画大盗就是会光天化日,大剌剌走进美术馆,直接把猎物从墙上取下放入布袋运走。看似儿戏的一切,背后主谋还要是住在市郊、人畜无害的住家男人。凯莉·莱卡特完全弃用好莱坞盗宝片叙事公式,改以其擅长的左翼简约主义镜头,捕捉触犯艺术罪行者的日常生活、双面人的言行处境,以及..详细 >
当我看电影的前半段,我本以为这是这次平遥电影节的心水之作。可惜从男主抢劫完化作之后,他面对逃难的后半段简直弱爆了,就是一种无聊感扑面而来,而且这个主谋确实是一个大渣男,他还把自己犯罪的理由拜托妻子给他转钱说是为了这个家,烂透了这个男人。
没有往我想象的方向发展哈哈但是很好看
约翰·马加罗,你真的该加强一下身材管理了,tmd你又胖了一大圈!
伴随着rob mazurek的敲打,你在被什么推挤着一直往前走、往前走?其实看《昨日欢愉》的时候会认为背景广播之笨拙(重看不觉得了!),但在这里,莱卡特已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在结尾处轻轻地给予我一次重击:善良的年轻人停下脚步,然后他们汇向同一条命运的河流。我想这是真正的题眼。
#Cannes25-35 一直不是很能get莱卡德。音乐不错,乔什·奥康纳演技完全被压制了啊。
3-3.5 josh能不能接一點開心乾淨企理的角色⋯
-
9thPYIFF
直到最后几分钟,我才确认她依然是我爱的导演。全程爵士乐配乐,让前半段偷画变得像黑色喜剧,让后半段漫长公路片式的躲藏变得意味深长。结局依然是会心一笑的巧妙,让人瞬间串联起前面那些政治背景音和荒诞现实,给人一种毫不费力的精准讽刺感。
不懂为什么观众这么苛刻,反类型、完成度高,有好听的爵士乐和神经喜剧一般的幽默,结尾更是戏剧拉满。
# ZFF 213+错位,但不够坚实也不够轻巧
#SummerIFF 开场第一个镜头是把审视艺术作品的主客体对调了,但这真的值金棕榈吗?前半部分用一个冷笑话可以概括:最懂艺术作品价值的是谁——小偷,后面的公路逃亡虽然确实闷,但也是把对艺术、艺术分子的讽刺推广了,还是许鞍华说的对,这一代电影人最不关心的就是叙事,但问题是没有叙事后你的电影我们到底还能看什么
#PYIFF 9th独特且连贯的风格,但真的太无聊太平庸了,平庸平庸平庸
PYIFF第三部。这是一部需要结合历史事件和社会思潮来理解的电影。由于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因此在中途一度迷失在主人公的行为逻辑里,也无法共情,而结尾又草草收场,除了荒诞并未感受到其他。艺术电影固然不提倡太直白,但需要背景解释才能理解的电影,也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
SIFF2025#最期待的一部但同时看的很犯困
2025.5.23/#grand théâtre lumière2025.5.24/#bunuel théâtre因为戛纳大停电,原本就最后一天首映的《主谋》的四场排片又被取消了两场,为了赶上《主谋》的媒体发布会,幸运的选择了没被取消的那两场,也许是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为数不多看了本片两遍的人。是非最后一天才首映的电影根本就没被考虑评奖呢?通过最后一分钟排队进了大光明看了首映场,但像手机一样小的银幕,不被音响系统考虑的区域,让我没能沉浸的享受电影,只为我的人生导演献上了掌声。最终在电影节的最后一晚再一次走进了故事,依旧觉得莱卡特平淡的故事像我的人生一样无趣与虚焦,却又无时不刻不展现电影的魅力,让人一刻也不愿意分神。通过讲故事来爱电影,而不是靠说“爱电影”来爱电影。
9th pyiff,三星半。音乐很有意思,与其说是犯罪片,更像笨贼艺术家。结尾有趣哈哈哈,尘归尘土归土,犯罪的最后还是会被抓
又是一部配乐好过电影本身的。淡淡的无语和幽默,和乔鼠本人的气质一脉相承 LFF25@RFH
2025.08.16. 圆方戏院,香港夏日电影节,个人第三场。期望越高,失望越大,一句话总结本片就是:美国左翼知识分子文青女导演的1970年“伪艺术盗窃”片。片名“主谋”或“犯罪大师”(误导观众)实为反讽:本片男主是一位没犯罪头脑还成天想着靠偷盗实现财富自由、已婚有娃还整天伸手问妈妈要钱的无业青年,他“精心策划”了一场在彼时无监控无防盗措施+保安只会上班打瞌睡的家乡二流美术馆的盗窃行动,结果很快自己和同伙就要么被抓、要么被黑吃黑、要么被迫流亡。第二幕更是直接变成一部“公路片”,莱卡特甚至给自己御用男星约翰·马加罗安排了一个特别没意义的角色和几场大可不必的戏。非常短的“命运弄人”第三幕还是有趣的,在此不剧透。只能说恭喜男主乔什·奥康纳履历上再添一部戛纳主竞赛作品,看他的演出是看本片的最大意义。
从《开展在即》到《主谋》,莱卡特恐怕是当代影坛少数能以爵士的松弛和即兴精神驾驭影像的作者。但从《第一头牛》开始,她也被桎梏在某种历史真实人物的单义语境里,瓦解历史的叙事性,着力于对微观过去日常的建立,她是否真的抵达?还是说,历史的日常反而仰赖于一种更加剧烈的细节虚构,比如本片的最后一场戏?在这点上,一种真正即兴的表演空间,还有待于打开。 @Cannes2025_Baz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