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月亮
Blue Moon,蓝月终曲(台)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伊桑·霍克,玛格丽特·库里,鲍比·坎纳瓦尔,安德鲁·斯科特,西蒙·德兰尼,约翰·多兰,帕特里克·肯尼迪,乔纳·利斯,伊雷恩·奥德怀尔,艾斯林·奥马拉,基利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25
简介:1943年3月31日晚,在传奇性的萨尔迪酒吧里,著名的歌词作家洛伦茨·哈特独自面对着他破碎的自信心。就在同一时刻,他的前合作伙伴理查德·罗杰斯却正在庆祝他们昔日合作的延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音乐剧《俄克拉荷马!》的盛大首演。详细 >
25.2.18 柏林
Berlinale 75 - 伊桑霍克很会演,但是听了100分钟嘚啵嘚之后实在是无法做到如他所说的levitating了
标准的剧场电影,舞台上唯一的追光打向被世界遗忘的人,空间的层次、景别的纵深、视线的逡巡与对话的堆叠构建出一张浓缩人生百态与时代印记的网,最终汇作一张遗照。林克莱特的问题在于他太容易过分代入,属于人物的追光总是会回到他自己身上,他的家人和同伴、他的失落与伟大、他的审美趣味与他身处的时代。我总能在他的电影中感受到一种privilege,当它作用于各种主题时,隐隐的不适感便浮出水面。
烂到扑街啊,真的,整个电影前20分钟我以为是廉价版本的伍迪艾伦… 后来发现不是的,就是男主喜欢blabber… 所以整个剧本就是让我看一个文艺圈的Loser吗???BFI剧场看一半都无法离席,苦了我了
@berlinale25 失意的呢喃 悲剧的落幕 一声叹息。
中年失意電影。劇本30%有趣、70%糟糕。 #nziff
#Berlinale75伊桑霍克疑似德尼拉旺化(没有说林克莱特像卡拉克斯的意思
Berlinale 2025, 6.2/10 及格的室内人物画像戏码,大段扎实的文本,足够多、丰富和立体的人物,导演和演员的功力都无可挑剔。但题材本身并不十分吸引我,加上讲述方式和节奏都很容易让人困倦、很难让人自然而然地follow。伊桑霍克演得太好了,这样话痨又复杂的角色也能掌控得如此到位(还猥琐),让我电影前半段还是一直在想,伊桑为什么还不出场?
Give one more star for the ending. Congratulations to "the priest"
下午一点场加上话剧式的无英文字幕电影实在是催眠良药,但伊桑霍克的表现能让每个快睡着或已经睡着的人重新振奋精神
1、伊桑霍克起起伏伏这么多年(指选片),还能抽冷子让人感慨“好能演!”,好演员就有这种让人反复爱上他的硬实力。论本部中的表演,游刃自如,信手拈来,将人物的处境心境细腻细剖至赤裸裸血淋淋,影帝级别。2、很久没看到这么扎实的单一空间室内戏了,很适合改成舞台剧(虽然舞台剧会失掉不少特写细节)。3、柏林电影节发布会前就安排了一个媒体场,大爆满,头一次只能坐到二楼山顶去了。从时不时的全场哄笑就能看出整体观影体验极好,随后发布会第一个记者提问的“哇哦”赞赏也是大多数人的心声,bravo!
好了我已经知道艺术电影不赚钱了
really not a fan of this type 而且太sad了我都可怜老头了,一直在期待换场景结果还是无止境的对话……但是演得很好,可以get到小幽默
Fun fact: 音乐剧汉密尔顿的常驻剧院就是Richard Rogers剧场。
在局限的时间与空间中,故事通过长段对白展开,人物关系与复杂情感被精巧的隐喻层层剥开。偶尔会觉得它的视野过于收紧、世界略显封闭,但它依然在幽默与伤感之间找到了动人的平衡。Ethan Hawke 的表演令人惊艳。
像是在看为自己的人生写悼词, 算是今年看过最伤感的电影之一. 去过这么多 Q&A, Ethan Hawke 真的是非常自然而有趣的演员.
伊桑霍克怎么这么会演啊🥲🥲🥲最后一个镜头还是让人很温暖,身边的朋友还在,酒也还在,我的歌还在唱着。这是导演给他失意人生留下的慈悲吧PS 伊桑霍克的身高在这部电影里简直是神试听作用!!
有点无聊的电影,可能放到剧院里演会更合适。台词雕琢得很匠气,演得中规中矩吧。
舞台剧式的结构和表演,宁愿把他当书读,影像上没有被打动
#Berlinale 75th【X】如果是Ethan Hawke自导自演可能会想多给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