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搬家
Demain on déménage,同阿妈搬大屋,Tomorrow We Move
导演:香特尔·阿克曼
主演:西尔维·泰斯蒂,奥萝尔·克莱芒,让-皮埃尔·马里埃尔,娜塔莎·雷尼埃,卢卡斯·贝尔沃克斯,多米尼克·雷蒙,艾尔莎·泽贝斯坦,Gilles Privat,安妮·考森斯,克利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比利时语言:法语年份:2004
简介:讲述一名母亲在丈夫死后带着钢琴、行李和家具搬来与女儿同住。正埋首写色情小说的女儿因宁静生活不再而没有了创作灵感。居住环境变得挤逼,决定卖房子搬大屋。因而出现一连串来看房子的人,他们都是梦想搬家的人,亦各有自己的趣事。轻松有趣的情节由始展开。详细 >
5100.稍显乏味的喜剧,但至少导演很清楚地传达了一种思想给我:对独立女性来说,男人不是“必需品”。她们可以一个人跳舞、写作、思考、修理家具……甚至可以自己生孩子。(孩子咣当一下就出来了,丈夫却迟迟出现,又好笑又讽刺)很喜欢母亲和女儿散步时的一段话:剃了毛的绵羊很像山羊,她可以是白色的、米色的、金色的……这段对话发生在母亲刚丧偶的阶段,联想起来很值得玩味。
一小时还行 快两小时真坐不住
围绕“搬家”而展开的心理和社交故事,买家,卖家,合租,订房。感觉搬家这个事能遇见的很多社会内容这部电影都展现了。电影也很巧妙地用女主的眼睛讲述她的角度的感悟。她有自己的一套生活节奏和音乐爱好,也很乐于交谈,很有生活气,人物的多样性有被展现出来
太神经兮兮~不太喜欢的风格
很努力的一部电影
#2025比利时电影展 2025.05.31 18:30 SHO 对女性婚姻境遇的一种戏谑批判,总体还是“轻”了些。
搬家是父亲缺席后的重建日常秩序,也是母女重新建立关系的开始,需要一间自己房间的需求不断被提及,同时也一再被拖延(母亲的失眠甚至阻断独睡的可能)
喜欢这部,诙谐幽默,明快轻盈,还很好听。“明天我们搬家”,今天还舍不得这个麻烦的家啊。(幽微的大屠杀记忆)
是我变浮躁了吗,觉得剧情挺空,节奏也慢,前段还可以,观影到后段感觉特无聊。
前面很有趣,到后面就乱了。音乐挺好,但弹琴什么的动作都很假。
女性向是不是也得有点主题
还可以
女主好像罗南啊!女主是拉拉吧?就知道这个完美的家是卖不了的,不过没想到最后是3个女人的三口之家~开头很有趣,钢琴的画面配着画外一个女人的呻吟声,镜头转过去一群人中一个中年油腻男在最后露出舒心的笑容,真是怪坏的~钢琴代表着性爱,小男孩、母亲、中介大叔都在钢琴前春心荡漾过~喜欢灵动的台词:我不痛苦,但我戴眼镜。喜欢女主的爱情观:我没恋人,但我感觉一直在谈恋爱,和身边的所有东西。打字机象征着自主,当你可以自主地选择爱的对象、主导爱的表达,你拥有了博爱的自由,你就不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关系、世俗的使命中。P.S.片尾曲“Simon, Simone”很有爱~ #比利时大师展
好轻盈的一部电影。很神奇第一幕看到钢琴的时候完全无感,但是结尾的时候忍不住跟着屏住呼吸。好喜欢里面的配乐,怎么人人都会弹钢琴。
一场关于诸多家具的群戏,每一场出现过的家具都展现了它的影响和效用,或发出气味,或产生声响,或创作艺术,人体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器具,并在作为器具的身份里忘却了自我的主体性,也因此模糊了母女之间的界限,所以有了母亲要和女儿睡一张床、女儿给母亲安排家务这样的风趣情节。在这些关乎家具、身份创造性的尝试以后,家门、窗户打开,猫叫声、小鸟拍动翅膀的声音取代了音乐,似乎闯进了《让娜迪尔曼》里的街道;在雾气蒙蒙的旷野,母女身份重新回到了明晰的状态,室内的音乐被带到了露天的空间。随着电影展开,一个创造性的世界逐渐显相,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事情每一步都在意料之外,充满了惊喜。
已经是这么啃得落的风格,我却还是不行,看来阿克曼是真的欣赏不了…逻辑散失跳跃的chopchop对话仿佛更适合舞台,但如果这是话剧我应该也不会喜欢;许多台词过于明显地在说“这是阿克曼想说的,而非角色想说的” - I don't like it 尤其如前述它们散落在逻辑散失的对话里。如果说是“好看”的电影,那只是good-looking的好看 @影城
太迷人了!完美的喜剧。也想到Ginzburg的剧本。
2005 同呀媽搬大屋
阿克曼跟故事片完全水土不服
一套房间,引发对众人生活的观察。导演表达的内容很多:对犹太人的屠杀,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过于紧密和纠缠的关系。剧情比较乱,甚至有点意识流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