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梅在金亮的一句“问主任”下以一种强势的方式出场,就像她的外在给别人的第一印象,短发,高挑,一个干练、严厉、不苟言笑的女领导。
而在她看到金亮以后的笑容和眼睛里的温柔在出场几分钟内就暴露了她内心柔软的一面。
在相亲活动中意外撞上金亮,两个人都一样地诧异和尴尬,但她掩饰得很好,只是不动声色地躲开金亮的眼神,说些不痛不痒的话。
当被问到在相亲活动的游戏中饰演什么人物时,杨晓梅低着头吐出“铁扇公主”四个字时,让观者笑起来,是笑她那一刻羞涩的可爱。
在金亮面前,她似乎是一个“女魔头”,提出要“原材料”的要求并且不给金亮拒绝的余地。
就连约金亮吃饭,看电影,都是直截了当,不等金亮回绝,留下一句“在停车场等我”就走。
她不是真的要做一个女王,只是如果她不转身,也许就演不下去。
用强势来伪装自己的女人,通常在防御即将被别人卸下的时候急速转身离开以掩饰自己的脆弱。
而在这部影片里,杨晓梅的每一次转身都是一次成长。
随着情节步步推进,杨晓梅的“不幸”逐渐展现。
她告诉了金亮自己的病情,恳求他帮她完成她为人母的心愿。
原本只有她自己知道,在给别人做孕检的时候自己的黯然神伤,但现在她给了金亮任何人都没有的信任。
可是,哪怕金亮看到了育婴室外杨晓梅的失落,还是婉拒了。
在金亮拒绝的过程中,她沉默,只听,不答。
眼睛里的失望一点点加深,最终爆发。
她还是习惯性地在内心希望崩塌的那一刻逃离。
杨晓梅是要强的,她恳求过,但绝不哀求,绝不会拉着谁不放。
怀旧派对上,金亮要追随颜子淳而去,她只是像平常那样,毫不在乎地说“最好别回来了”,然后便坦然接受庄伟的招待。
相信很多观众,包括我,都没想到,这个怀旧派对竟然成了杨晓梅命运的一个转折点。
脱下白大褂的杨晓梅,举手投足都有一种熟女独特的魅力,像夜茉莉一般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夜茉莉的香不浓郁,但有沉淀的味道,久闻让人沉醉。
这样的杨晓梅深深吸引了庄伟,而杨晓梅也在想在手术前要一个孩子的强烈需求中半推半就地和庄伟在一起了。
如果那天晚上在酒店,庄伟同意了杨晓梅的要求,那么他们的关系更像一次交易,而不是感情。
为了证明自己对杨晓梅的感情,庄伟拒绝了。
两个人的酒店,杨晓梅第一次说起了她的过去。
一个女人的神秘,往往来源于她的故事。
学生时代,多年的初恋男友弃她而去。
多年旧伤未愈,她不敢再爱。
她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很强大,但心里仍在寻求一份不言弃的爱。
“不是第一,就是唯一”,杨晓梅的内心独白让人心疼,懂得以后,只会更爱。
这一次倾诉似乎让杨晓梅直面了自己不愿想起的伤痕,对过去做了一个告别。
这一次从酒店的离开,她正在远离“不幸”向“幸福”走去。
在停车场,她推开了告白的庄伟,告诉他,“我认为能陪我一块儿走下去的男人,不会每天以吹嘘自己的经历为生。
在我需要他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在我身边,就算我们俩待在一个房间里不说一句话,我也能感受到他对我的关心,让我觉得有安全感”。
她再次转身,却是一种暗暗的接受。
她想走出那种“神秘”,因为“神秘”总是跟过去的伤挂钩。
她告诉庄伟自己想要的,也许是想赌一把,庄伟能不能做到,然后给自己一个接受他的理由。
庄伟没有让人失望,在市场一把抢过杨晓梅买的水果一幕以及后面的对话,俨然有种打情骂俏的意味。
杨晓梅指指另一个方向说“我家在这边”,她这一次的转身,坚定地走向了她想要的幸福,而身后是能够给予她幸福的人。
影片仁慈地给了一开始看似最不幸的杨晓梅最大的幸福,不仅仅是孩子,还有,爱。
身着红色家居服穿梭在商场中挑选婴儿服装的杨晓梅,褪去了冰冷的伪装,带着真心的温暖笑容。
她给了我们一种勇敢的希望,无论遇到过什么样的伤害,都不要失去爱的勇气,总有一份属于你的幸福,在等着你。
夜茉莉的香,在时光的洗礼中,愈沉,愈浓,愈入心。
金太狼的幸福:1、妇科医院的唯一男医生,鲜花丛中一片夺目的绿叶,众星捧月,因性别优势受到特殊的关爱和尊敬;2、阴差阳错,爱上一个很有个性的女人,爱的冒险、爱的惊心动魄、爱得死去活来,最终用真诚和关心帮助她走出了心理的阴影。
金太狼的不幸:1、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爱得轰烈,结束仓促,享受过程而没有结果。
2、被上司“性骚扰”,追着喊着要求捐精,十分无奈说不出口;3、对东北来的妹妹的个性和感情一直没有真正了解,视若无物,从来没有心与心的交流,伤人太甚。
金太狼到底幸福吗?
反正我觉得他不太幸福,他的幸福仿佛触手可及,但却又悄悄溜走,更多的是失落与无奈,正如当下的中国人。
很少有耐心听完落幕曲的电影。
还是最喜欢这种轻松有趣不带那么深刻教育意义的片。
它没有悲伤或幸福的结局,它没有结局,也没有讲出什么大道理,它说:“很多事就是这样没道理。
” 青梅竹马的妹妹善解人意地离开,仍然让金亮内疚伤感了会儿。
尊敬的上司屡屡暗示,金亮却恭敬不如从命,不解其意。
只有在子淳身边,金亮的眼睛才发着光亮,他能为了她去偷木马,当裸模,跪地乞讨,努力解开她的心结,子淳感动得哭了,笑了,结果他们还是没有在一起,但金亮觉得这些都是值得的。
金亮是个好男人,像灰太狼一样。
他的幸福生活也许就是:爱情,遇上了就努力追求;错过了,就继续奔跑;咱还年轻着呢,路还长,对的人还在前方呢!
一部电影如果让你看完有所体会的话,或者给你回忆的话,这应该是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这部电影看完只感觉一般,2013春节从家电视看了几集电视剧,觉得电视剧还是不错,轻松幽默,电视剧人物比较讨巧。
电影版人物刻画的一般。
如果没记错的话,除了电视剧版本男主角在的话,剩下的主要人物都在家里面睡觉去了,当然故事讲得是为碰见李小璐之前发生的事情,电影版本为了能跟电视剧连得上,李小璐在结尾处作为友情客串上场了。
影片有三个性格不同的女人,设计到捐精,北漂兄妹情,“艺术家”。
“画画那女的”小时候受过心灵创伤,迟迟放不下这段感情,这也是我认为刻画最有问题的一个女生,尽管在里面就差一点脱了,尽管是这三个里面长得最漂亮的一个。
还有让我想笑的一幕就是女主角和男主角吵架,差一点全脱了衣服,如同老套影片里面一样:为了报答你我只能脱衣服了,你到底是脱不脱啊?
这个女主角之一就是传说中《老房有喜》的小海燕,为毛我觉得她的演技还不如小时候好看呢,漂亮归漂亮,声音与台词永远不搭边。
这部电影也试探了有着还算不错的电视剧迷群众基础的兄弟姐妹为什么不去电影院支持一下该影片的票房?
这片没去电影院看,后来下载看完以后我明白了,电影版本真心不错的话,也不会沦落到不到几百万票房,后来我再想,电影版本是不是需要原班人马才能提高票房呢?
电影《武林外传》是一个例子,于麻麻的《宫》能撸到多少呢?
或许能验证一下!
看这个剧表达的感情戏,正是我们身边发生过的事,现实中我们可能是对感情纯粹的金太郎,也可能是默默付出的小妹,看到最后舒克和贝塔没有在一起让我很欣慰,没有那么狗血。
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像《独自等待》,以为是同一个导演,但剧情没有独自充实,最后同样是鸡飞蛋打,结尾同样在感情上独自等待。
金太郎和陈文对待感情是同一种人可以在天桥要饭可以在宿舍楼下拿着音响表白子淳是喜欢金太郎的,但金太郎在精神上给不了她想要的理解刘荣是喜欢陈文的,但陈文在物质上给不了刘想要的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这部电影最值得回味的,是女主角子淳。
作为女人的视角,可以肯定,女主角一开始只是逗逗金亮。
至于子淳和她老师的那条线,剧中没有明确说明,她跟她老师现在是什么关系,她是不是脚踏两条船。
但是起码可以知道,她跟她老师两个人,并没有打算继续走下去,没有打算走到婚姻,走一辈子。
而且他们的关系,不像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相爱,没有纠缠、嫉妒之类的感觉,反而从摸头拥抱里看到了救赎、治愈、取暖的味道。
至于他们的关系为什么会是这样,这其中的原因或许很复杂,电影也没有说明。
子淳是很复杂的女人,也是你们大多数男人无法理解,却无比迷恋的女人。
她神秘,脆弱,有趣,会挑逗,会示弱,出乎意料,难以捉摸,又好像很容易够到。
这种女人是没有定性的,做事没有太强的目的和思路。
说她纯,她又好像有点婊。
但真说她婊呢,她又好像不坏,没有利用谁,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和苦衷。
说她情商高,明明金亮都那么生气了,她还在吵架的关键时刻,火上浇油。
说她情商低,她又很懂怎么诱惑男人,逗弄男人,很懂示弱。
最后她决定出国,老师说她做事很突然,没有什么计划。
她没有计划,可能是因为她还不知道想要什么。
如果只想要理解与共鸣之类的,她会选择老师。
想要真诚温暖的爱情,会选金亮。
她还有伤疤没有愈合,她还是一个脆弱的没有长大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刚刚看了另一个影评,有一个词形容的很好,折翼天使。
这种漂亮、美好、受过伤、没有定性的脆弱女人,确实就像折翼天使。
出国,可能是在这个姑娘眼里,自己还不够好,她想治愈自己。
也或许还是在于那个关键,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于是想见识更大的世界。
她说,十年后再遇见该多好。
或许她有预感,过些年,她见识了更多,治愈了,成长了,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那个时候,才是她适合发展长期关系的时候。
这种姑娘不适合做老婆,但是诸位男同胞也不用把她想得太坏,太糟糕,觉得她在故意玩弄感情。
这种女人有个特点:虽然没有定性,脆弱,但她很随心,她当时的感情肯定是非常真心的。
剧中子纯说过一句“要是十年后遇到你多好啊”。
也许这就是答案吧。
那一段和子纯吵架的画面,金亮很冲动的就给子纯下定义。
子纯说他老师的一段;“我画画,他连我哪一笔手抖了都知道”。
说白了金亮不懂子纯的心理,不懂子纯想要什么,以为给子纯真挚的爱,比如偷木马或者天桥要钱。
当然这也是那种最打动人心爱的表现。
也许这种爱只适合情窦初开的女孩吧。
以为这样做,子纯就应该感动的要哭,感动的非他不嫁。
他错了,没有和子纯在心理上有互动。
此时的子纯已经是感情有丰富经历和自我追求的女人了。
这种纯情也只是她表达感情的一部分而已。
也许年轻的金亮,因为阅历和感情经历的太少。
对感情的把握太差了,也许只是冲动而单方面的认识着身边的女人。
年轻的金亮想要给子纯最真挚的情感,却没有过多的想想子纯需要什么和从她的角度去想一些问题。
也许这就是最后子纯没有选择跟金亮最一起的原因吧。
剧情的最后,“幸福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
爱情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转角遇到爱。
生活总是那么的没有道理,明明一部诉说情感经历的电影,不纠结在男主女本身故事,而演绎的是人物内心的无限情感世界,影片取巧,拍的精妙,构图和节奏上乘,我喜欢。
电影没有原来电视剧的情节和故事构造,只有主演还是那个主演,李小璐突然成了片尾的客串,不知道这样一个可谓是有点趣味的电影,为什么要还用原来的名字,不是降低票房吗?
这个电影的亮点不在于扯蛋的妇产科医生,懂事可人的的老家妹妹,繁华地段的落地窗大房子,还有成熟知性的女领导每天的含情脉脉,欲言又止,而是那迷人外衣下同样迷人的爱情,喜欢有时候来的简单有力,但想想并不美,因为它伴随的还有痛苦、幻想的破灭,以及煎熬,这些都不可避免,时间会让女人长大,男人变的更加成熟,可那些美好的单纯会一直存在,存在于每个懂得生活的人的心中,金亮最后说我们足够认真,但最终打动的不过只是自己。
但是子淳也说,如果能在十年以后遇到你就好了,好在电影没有变的狗血,他们最终没有在一起,电影挺扯淡的,可是内容一点都不,有花粥的轻弹低吟,有老北京冬天的淡淡阳光,有王雷倚在树旁质疑前辈的固执,你喜欢她你咋不和她结婚啊!
是啊,懂得,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也许,真的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呢。
这是青涩纯种小狼历经锤炼的爱情修炼之旅,这是极品好男人“金太狼”的恋爱启蒙日志!
故事简单而贴近生活,就像是男主人公金亮的日记,生活流的叙事方式,虽琐碎却也将人物丰满立体了起来。
“生活就是这样,一点儿道理都没有!
”“面对爱情,我以为认真就能打动对方,结果只是感动了自个儿。
”同时经受霸气十足女王上司、飘忽不定文艺女青,独立坚强邻家小妹的三面情感试炼,这头本质纯良色大胆小的青涩小狼在初探爱情的路上,跌跌撞撞囧况频出的成熟成长为精品“金太狼”!
“幸福是什么?
我的幸福,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这不是一对一或一对二的传统爱情故事模式,以人物为核心的一对三模式,外加电视剧前传对结尾的要求,影片要素增多,使得叙事难度有所增加,看得出80后新人编导很努力想要在情节上流畅平衡,影片前60分钟节奏情节处理得还不错,后小半部分有些失衡,也能看出有些情节被删减掉了,看起来镜头感和故事略显琐碎故事整体来说,创意不错,不落俗套,金亮与子纯的部分颇有《和莎莫的500天》的味道,以主人公为核心的生活流式叙事,让我想起了《阿甘正传》,但毕竟创作团队还是太年轻,要向经典学习并不断创新的空间还很大!
既然是轻喜剧,说完故事再说说“笑果”,个人感觉这部不是搞笑剧,没有夸张古怪的造型和浮夸搞怪的表演,所有笑果都是从人物性格、极其生活化的语言和细微的小表情小动作来制造传递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幽默吧挺意外却挺舒服的表现方式,这点要赞一下王雷的演绎,太接地气儿了,喜感自然感人,台词爆发力和控制力相当强,哭戏也能极富层次感,令人感动!
很喜欢表演时金亮的小表情小动作,看似随意,却让人物多了许多灵气儿!
难怪向来犀利吐槽的媒体都对王雷的表演予以肯定,感觉就好像身边真有这样的朋友做了这些事情似的,希望王雷的下部电影作品更加成熟,挖掘出更多潜质,加油!
观影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会心一笑真想领一只呆萌闷骚可爱的金太狼回家,不过家里那只“灰太狼”估计不干,呵呵,一窝不容二狼啊!
下次带他来看,看看老公反应老妈和同事姐姐也都笑得很开怀,同场男观众有几个笑点笑得比女声欢,男女观众,恋爱经历不同的观众对笑点的反应会程度不同,另外可能因为主创以80后为主,部分笑点针对80后笑果甚佳,舒克贝塔、圣斗士星矢等,80后集体的童年回忆啊!
笑料包袱创新性不错,没有将各家网络段子东拼西凑,确实费了心思,从这点上说,这也是一部年轻团队的诚意之作!
值得鼓励!
看完影片还是有很多感触的,首先觉得自己很幸福,虽然自己和杨晓梅的个性很像,但还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属于我的金太狼,和老公要彼此珍惜,要幸福到永远!
还在寻找幸福的亲,已经收获幸福的亲,来看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吧!
祝每个女生都找到属于自己的金太狼哦,已经找到的,边看电影边尽情的乐吧,对自己的狼好一点哦,至于青涩小狼们,加油进化成金太狼吧!
宗教仪式的社会性表达
没感觉,有点平淡,可能是我对这种类型的题材不感兴趣吧
APR/2025HKIFF49 第二部fish的角色设定有点太理想化了,而另一个女孩(怀孕的小妹妹)的演技看起来也有点尴尬,关于马来西亚本土文化的部分也是看得一知半解,而多语言混搭的台词让我好出戏。
支持张吉安导演
导演很好地呈现了马来西亚的多宗教多民族特点。但是还是建议男导演少碰/不碰女性议题。个人无法共情。Ivana片尾曲加分!
#TIFF37# 第五部,议题很好,演技也可,作为女性观众很动容,但叙事还是略减分,穿插的马来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似乎更加剧了剧情上的割裂感(也许是有意为之?),另外想表达的很多导致主旨似乎不是很明确?另外映后有被主创圈粉
亚洲式恐怖
其实看张吉安的电影,最大的乐子是看拿督公什么时候出来。这次跳大神的对象换成了天师,还蛮契合要表达的主题:在欠发达地区,女性困境的一大重要来源就是解释权被男性控制的封建迷信和宗教势力(TGHFF61@松仁威秀)
看第二次发现了更多第一次没有留意的细节,但是还是没有改变不喜欢这部的感觉( )比上一部五月雪更易懂更明了一点的剧情,但是在这之下又塞了很多民俗、宗教之类的元素,以及听了映后感觉导演加入的这些元素及混搭组合让这部的表达非常个人化。看完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能是对于性侵犯的处理过于正能量和理想化了吧。
一开始觉得节奏很慢有点闷,但后来渐入佳境,感觉画面很美,摄影很讲究,导演很有自己的想法,展现了马来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宗教习俗(母系社会米南加保真是第一次听说,一开始觉得好棒,但最后看到竟然会丢弃男婴啊怎么会这样),还融合了一点点魔幻的感觉。表面上看是讲弃婴、生育、宗教,但背后的真正议题其实是性侵,因为绝大多数弃婴都是性侵的情况下诞生的(由于宗教原因堕胎是违法的)。看完觉得马来西亚的性教育和性别平权运动任重道远啊!才知道廖子妤是马来西亚人啊,难怪会讲这么多语言!但是女二的哭戏好可怕啊😂 最后那个天师就是性侵女二的继父吗?感觉也没讲清楚啊😂 2025siff第二场,见到了导演和摄影,导演说拍这部片很低调,怕马来有保守势力来反对,哎,太难了(本来还挺喜欢马来的,现在觉得马来好保守啊)
6.7
🙃
欣赏不来啊
具备基础的人道主义视角,但对于如何避免议题的直陈、叙事的断裂、人物困境与解法的个例化戏剧化处理,导演所做的实在太少。若意图通过写实的社会派剧作剖析社会问题,单单依靠抖出猛料制造波澜未免太过取巧。以及,导演标志性的风土与民俗展示似乎仅起到点缀的装饰作用,甚至严重干扰着情境的构建。
就生育議題而言,比《虎毒不》站得更高,反思更深;傳統及教條強加於人,非自願生育造成的悲劇往往無可挽回;有時候,避孕才是真正尊重生命的方式。張吉安這鳴地圖炮,注定不會討好。
稍显单薄,但还挺好啦,认认真真拍电影值得鼓励。影片里的女性互助拍的比好东西不知道好多少倍
牵扯到不同的群体(米南加保母系氏族、马来族、印度人、大马华人)、信仰(穆斯林、无神论者、佛教徒)、各类女性的困境,塞得满满当当,很像导演观察到很多案例,但是没有很完备地调查其中某一个的来龙去脉一样,停在表面,不过无一例外都对男性进行了调侃,除了涉嫌迷奸女性的神棍其他的男性角色均不在场,更像是虚空索敌了。监控的视角贯穿始终,摄影机的摆设位置也很刻意,要么极低要么极高,却始终和具体的人保持着距离,处理这种公共性极强的话题,放大媒介会显得冷冰冰。张吉安导演处理民俗与神秘仪式还是更驾轻就熟,吃碎盘子那个桥段像吃了菌子一样,但是过多的奇幻元素也会消解掉现实的沉重,让影片看起来向猎奇的方向偏移了一些。
片长也好、马国拍片有余裕拍出漂亮的画面也好,只要执行不佳,这所谓的凡世看着就让人煎熬。邻座日本阿姨先连连扶额,又问出「何これ」,是通过最直接的感受画出聚焦重要议题与剥削亲历者之间那暧昧的分界线,而这是有想法和好心的男导演可以再多揣摩的部分。好奇最应该看本片的马来男性会有什么想法,以及电影本身的命运是否就像片中被人手挡画面的《广岛之恋》,见不得。
#HKIFF49 随时切入的监控视角、雌雄同体的动物、猎奇的舞蹈仪式、以神之名实施的暴行,与卖力设计的看点相比,表达和叙事就显得单薄而粗糙了,像借影视载体做的马来西亚社情调研流水账纪录,这类议题理应值得更用心更深入的挖掘。
选题很好,但有点拍烂了,好多部分都想快进。导演只是把主题带出来,完全没有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