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来自俄罗斯的喜剧,该剧剧情诙谐,画面喜感。
萌萌哒的搞笑剧居然是出自印象中酷到不行的战斗民族。
在不遗余力自黑的同时居然还能左手搞笑右手宣传,战斗力果然不是盖的。
话说俄罗斯还真是满地的帅哥美女们,眼福不浅啊,片中的几位俄罗斯妹纸们各有特色,或迷糊或冷艳或天真,再配上超模级别的身材,安娜式的恋爱观,简直是最完美的理想情人啊。
三段恋情唯一成功的就是寡头这一组。
寡头大叔简直不要太可爱了,一路负责卖萌搞笑,最难得的虽然日常豪宅美人,嗜酒好斗,喜欢动枪舞刀,偏生内心自带了小公举的光环,浪漫点数加满,看到他这一路追求心上人的手段步调,爆笑之余只能说声佩服佩服
『战斗民族养成记』2019.01.19南京点映:电影似乎是延续自同名电视剧,讲述中国女婿奔赴俄罗斯赢得岳父肯定的故事,本以为会以中俄文化差异的碰撞擦出笑点,但实际上只有各种生猛硬杠,尬酒、熬桑拿、跳冰湖、猎狗熊、飙雪车、坦克放烟花……各种怎么闹腾怎么来,穿插其中的感情戏自然显得很跳戏,全片看的也就是图个热闹了。
【5或6分,转身离开不是如释重负,而是心如刀绞。
】
在看电影是我很挣扎的一个点,是鹏是要成为一个“俄罗斯人”,还是要成为一个“战斗民族”。
显然,我们平时再说“战斗民族”一词时往往会将其直接联系为:俄罗斯人。
但如果在此片中也这样常识性的理解就很倒人胃口了。
一个中国男人为了迎娶一名俄罗斯妹子而要成为一名俄罗斯人,因为他的岳父大人不接受这个来自中国的女婿,而通过了那么多考验才得到的认可其初始时究竟是因为“不适合”还是“配不上”这一点就不去深究了。
而如果转变下观点,将“战斗民族”一词与简单的“俄罗斯人”相剥离,而将其代表一种品质,灌得了烈酒、坐得了耐火桑拿房、冰天雪地里敢于跳进冷泉、在一个没有枪的国度到另一种文化时敢于拿起枪杆指向熊、或是为了所爱之人义无反顾的将自己置于亡命之境......没错,很苛刻了,这是一位父亲给未来女婿的考验,他一开始或许是仅仅基于人种,他的偏见在于他认为他女婿的民族并没有像自己种族那样的品质,英勇到粗野,豪放到疯狂。
而他给女婿的种种考验,这场“战斗民族养成记”则让这位从事中医的中国男人形成了具有了这样的性格,不,应该说是让他本身品质在此得到了体现。
所谓“民族品质”我从不认为是某个民族天生来自血脉中的,在出生时对个人本身而言,众人皆平等。
而那不同的民族性格仅仅个人的某一方面是在不同环境下所需的显露不同,而品格这种东西大家是都有的。
你不能说法国人浪漫多情而印度人就没有这种品格,同样,俄罗斯人和中国人也一样。
不可否认,俄罗斯人是出了名的勇猛,否则一提“战斗民族”也不会直指俄罗斯。
但是呀,谁又能说把一个中国人放在西伯利亚的风雪下,让他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习俗的浸染下他就不会勇猛呢?
粗旷与含蓄、豁达与内敛,民族间表现出的品质仅仅只是表现出的,但他们的内里从不缺乏任何一种。
回到开始的问题,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鹏他要成为的是一个“战斗民族”,他要的是破除岳父对中俄人民品格不同的偏见,他证明了作为中国人同样也能英勇也能豪放,“战斗民族”不仅仅只是俄罗斯。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理解,但我还是奖此电影打了三星,男主角至始懒洋洋的声调,后期男主对女主态度的突兀转折和莫名其妙的离开,始终不能让我讲它当做一部好的电影,当然,闲时当做消遣,足以。
看之前我预言,中外合拍,电视剧拍电影版,炒情怀饭,近几年的烂片几大元素凑齐了。
那为什么还去看?
——因为聊胜于无啊!
在这个欧美电影一统天下,日韩电影靠粉丝支持强势分羹的时代,我们俄粉的待遇不是没市场,是几乎没有生存空间啊!
在各大网站上,基本上还没说完“我喜欢俄罗斯”这半句话,就会被“144万平方公里”警告,或者被扣上“文革余孽”的帽子,打翻在地,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天可怜见!
我们不过是喜欢俄罗斯文化,喜欢俄罗斯电影里深刻的内涵,精美的摄影,高颜值的人物,还有那无处不在的略带忧郁的气质,怎么就一定要被扣上“黄俄”的帽子?
《钢的琴》里仅仅是出现了一些苏联元素,一首《伏尔加》一首《乌拉尔的花椒树》就足以让我们小小高潮一下了,更何况这次是直接上俄罗斯电影?
虽然是合拍……1.全市只有一家电影院有上映。
首映的时候,电影院不无恶意地安排在了午夜场。
凄冷冷的电影院里,加上我一共三名观众。
哦,另外两位是老爸带着上小学的女儿。
他们说买票买错了,退不了,只能来看。
2.出于俄粉的身份,出于对剧版的喜爱,再加上第二天不必早起,我成了这座城市唯一一个真正来看这部电影的人。
顺便说一句,这家电影院后来还排了几场,但据我在美团上调查,上座率为零。
差一点我就成了片子在这座城市唯一的观众。
3.男主角那张憨厚的脸,完美体现了黄种人的一切短处:方脸,粗眉,细长眼睛,静态像杨志刚,动态像毕志飞,笑的时候像崔永元,不笑的时候像小沈阳。
演技也是乏善可陈,眼神空洞,无论紧张和开心都只会咧嘴,可以说是长了张实力派的脸,贡献了一场偶像派的演技,就算是新人也说不过去。
我不相信导演用同样的片酬找不到更帅/更有演技的小演员,哪怕去中戏找个学生都比他好。
严重怀疑是带资进组。
4.女主较剧版逊色很多。
剧版的时候虽然同样没演技,但至少那张小脸看着娇嫩可人。
这次在糟糕的化妆,摄影,后期的作用下,一张俏脸却只剩下了苍老和狰狞。
抛开颜值,这个角色本身也没什么亮点,作用类似于星爷电影的女主角,只要摆花瓶就好了。
5.本剧摄影师估计是伏特加喝多了,丝毫没有继承俄罗斯电影出神入化的摄影艺术,镜头下的景色凌乱,人物显老而且显黑,甚至都不如剧版——还是第一次发现摄影不好的俄片。
6.抛开颜值,男主也是毫无亮点:认识一星期就头脑发热跑去求婚,为了一头熊哭得像个孩子,最重要的是面对什么都逆来顺受,经不起一点撩拨或激将,这样没主见的男人真能给女人幸福?
编剧谈过恋爱吗?
而且你们什么意思?
这年头你拍国人跪舔欧美的片子尚且会被人鄙视,更何况跪的还是一个经济不到中国一个省,政治上四面楚歌,靠着卖资源苟延残喘的俄罗斯?
喊你一声战斗民族,那是我们俄粉的一点情怀问题,苏联才是我们相爱相杀的老大哥,你们俄联邦就是个不争气败祖产的大侄子,懂不懂?
我们喜欢俄罗斯文化,喜欢的是天鹅湖,喀秋莎,山楂树,陀思妥耶夫斯基,格瓦斯,波波沙,喜欢的是他们的闪光点。
你弄个不学无术,靠黑手党发家的暴发户出来,就敢代表战斗民族了?
结尾还来一句“就这样,我被战斗民族接纳了”,就这么迫不及待给人家当上门女婿?!
跨国恋最重要的是什么,尊重!
至少在这段跨国恋里,我没看到男主和他祖国的文化多么受尊重。
难怪人家不待见你,物之反常即为妖,连我都怀疑你是别有用心,再加上老丈人是富翁,图人家钱的嫌疑实在太大了。
7.俄罗斯寡头的女儿,前男友无数,仅仅因为在中国和一个男人相处一周,那个男人又跑到俄罗斯找她,她就认定非他不嫁?
真把男主角当安德烈公爵了?!
另外,男主在哪儿?
上海!
上海是什么地方?
老外扎堆的地方,见个俄罗斯姑娘很难吗?
至于见一面就惊艳到男主那样的地步吗?
这简直是郭小四写的《小时代》,打着大上海的幌子,骨子里却是十八线小城市刚刚脱贫的小市民心理,急于想让城市接纳自己。
8.在人家家庭聚会上当众求婚,把人家架火上烤,这是得多二才能做出的事?
9.罗马这个剧版的搞笑担当,在这里完全失去了灵性,只剩下一脸胡渣和一股中年男人的油腻感。
感谢编剧导演,你们毁掉了原版唯一的回忆。
10.两个仆人的存在感都比女主强。
11.剧版两个傻大个保镖,全程打酱油。
12.没让原版里人气爆棚的女魔头主编出场,简直是掉粉操作。
13.全片唯一让人眼前一亮的角色是男主妹妹,可她明显演技不在线,每次出场都在憋笑。
14.最后高潮部分,妹妹被关到警局,不问青红皂白就开坦克炮轰警局?
有这样的哥哥/男朋友,是爱你还是害你?
另外真当普京老了管不住这些寡头了?
15.导演,编剧,摄影,后期都该拉出去点天灯,音乐是唯一勉强好评的地方,至少我听到《货郎》《喀秋莎》的时候还算有点共鸣。
16.冲着美女去的朋友可以不用买票了,女主拍得奇丑,露肉情节不到10秒。
17.我身后的父女俩笑得很开心。
18.剧版辛辣的讽刺,神转折全都没有了,只剩下老套的剧情和乏味的煽情。
老丈人反复刁难,最后被狗血的“舍命救人”情节和男主几句比网易云评论还酸的告白感动了,这套路放九十年代都有点过时,幸好没让女主奉子成婚。
19.几天前我看《来电狂响》,虽然同样是套路/尴尬煽情,至少人家演技是在线的,逻辑性也算可以说通。
点名表扬乔杉,本来在我心中的谐星形象已经被《缝纫机乐队》和《来电狂响》彻底颠覆了。
另外,我就不拿马丽,霍思燕,代乐乐欺负《战》女主了,真心觉得奚梦瑶演傻白甜都比她强。
插句题外话,《来电狂响》里最让我惊艳的居然是代乐乐,《恶棍天使》里的杀马特包租婆卸了妆,气质竟然如此出众。
紧绷的嘴唇,轻松冷峻的语调,略带嘲讽的眼神,简直是文青最喜欢的那种知性女,难怪俞白眉会娶她。
20.快看完的时候,女朋友发信息问我电影怎么样。
我想了想,回复:某种程度上讲,和俄罗斯的经济一样:简单,粗暴,过时,总卖情怀,明明依赖中国,还整天意淫!
今天在组织下观看了这部电影,我没看过原电视剧等任何相关东西,所以单纯的从电影的观看角度来说,还算可以。
最开始看到影评差评如潮,评分低到4.7,就没抱太大希望,但是正常观看下来,说实话比较适合在俄罗斯上映,影片超过90%都是俄语,所以从语言上来说就吃了一个大亏,还好和我同时观影的女朋友懂俄语,可以将字幕中没有翻译到位的俄语俚语解释出来,这样才能体会到台词的搞笑之处。
从剧情上讲,因为没有看过原著,仅从这部电影的剧情来讲,属于一个记叙型的搞笑电影,整体来说还不错,如果没有点俄语基础的人去看会很吃亏,看不到什么笑点,仅仅从画面的表现形式上能看出一些笑点,如果懂俄语,那这部影片还是可以的,所以我给8.5分,至于看过原著的同学给这么低得分,也能表示理解,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文/梦里诗书 中国女婿与俄罗斯岳父,这一颇具新颖的构思却并没能为《战斗民族养成记》带来多少真正的看点,相反胡编乱造的剧情,以及对俄罗斯人生活矫揉造作的臆想,都使人这部电影感受不到任何真情实感的存在,而一个个烂俗乏味的笑料更只是使电影显得愚蠢至极。
犹记得在电视剧版的《战斗民族养成记》中,那逗人捧腹的自黑,平淡细腻的日常都使其真正深入到了俄罗斯人最为真实的生活,然而在这部中国买下版权改编的电影中,其所做的却是反其道而行,中俄跨国恋情的展开,电影的剧情实则就是一场对《拜见岳父大人》的仿效,但从实际来看,这种剧情模式的借鉴,并没能使电影变的妙笔生花起来。
《战斗民族养成记》给我最为直观的一个印象便是“假”,几无铺垫的中国小伙与俄罗斯美女的爱情之假,所谓的俄罗斯寡头之假,夸张荒诞的剧情之假,并不夸张的说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什么东西是能让人有感真实的,究其原因,这里面有剧情上的生硬突兀,有人物上的苍白空洞,但最为关键的却是这部电影根本没有深入俄罗斯人真实的生活,其所做的目标就仅是去满足国人对俄罗斯的猎奇心态。
面对这样一个刻意讨好国人的创作目标,电影的内核已然不再是一展爱的真挚,不再是东西文化的隔阂交融,而只是穷尽所能的将所谓的“战斗民族”特性拼凑在一起,从熊到坦克,从伏特加到俄罗斯美女,怎样猎奇便怎样去拼凑段子的做法,不仅笑料蹩脚尴尬,我们所看到的也根本不是真实的俄罗斯,而只是电影自已臆想的“战斗民族”世界。
在尽失原本电视剧的经典下,这部中俄合拍电影又无力用新的包袱段子去打动中国观众,用臆想养成的战斗民族,最终看来只是让人啼笑皆非,如坐针毡。
刚看完俄罗斯电影《战斗民族养成记》回来。
短评:俄罗斯,冬天雪地,彪悍岳父,上海准女婿。
伏特加酒局,高温桑拿,裸体跳冰窟,枪打狗熊,雪地飙车。
岳父对准女婿的一连串“作死”考验,哈哈哈,让观众爆笑!
这部中俄合拍的电影,很好的呈现出俄罗斯的冬日美景,勇猛的俄罗斯民族。
还是值得一看的
看完了这部电影版的《战斗民族养成记》,还可以,给三星,这部电影就是中俄人民友谊的见证!
因为电视剧版珠玉在前,所以电影版略显蹩脚,剧情略弱,不如电视剧版笑点密集,有些情节还有点尬,确实有一味地为了提升民族自信的用力过度,反而容易引起人的不适!
不过对于俄罗斯战斗民族的风土人情展现的倒也算是客观,资本的力量真的是太可怕了,有钱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该片讲述了中国小伙在岳父同志的重重考验下,出色的搞定岳父,抱得美人归,上演冰天雪地里的搞笑爱情故事!
很久没有看一部作品可以畅快琳琳的笑出来了,并不是作品本身有多么的精彩,而且遇到自己喜欢的题材而已。
同剧版相比浓缩的并不是精华,电影存在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特别明显的就是穿帮的镜头,然而这些不重要,因为我又可以相信爱情了。
爱是什么?
爱是将一些不可能变成可能,爱情需要理由么?
我觉的不需要,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看了一些影评发现都把这部电影与某部剧联系在了一起。
反正我是没看过那部剧,所以抛开那部剧来讲,这是近些年,我最喜欢的一部喜剧。
我不了解俄罗斯,对于俄罗斯我只知道战斗民族这个词,但是这部剧已经把这个词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我不知道你们说的歧视什么乱七八糟的,这部剧没有什么更深的意义,但是它真的可以给一个普通的观影人带来欢乐。
也请希望某些小可爱们,从最基础的观影人角度出发。
他们没想从一部电影学到什么,他们只想在周末去电影院,或者窝在家里看一部简单的喜剧。
这部电影可以满足。
七分,观感介于善良的种类和可怜的东西之间。最后的revelation和展开不太喜欢,如果是人斗人或许讽刺意味和现实性都会更强一些。有点类似Conclave,结局荒诞到底反而让观众出戏。
FEFFS 淡淡的幽默感,极其单薄的文本混着整体旋律像<1812 ouverture >的配乐,但最后也没有很惊喜
还是兰导一直以来的大脑洞+阴谋论,但是这次最后反转有种wtf的感觉。然后片子观感上出了最后的大底,前面全程都很像冰血暴,我觉得如果往那个类型拍会更好看一点?然后建议兰导和石头姐各自冷静期一下,有点审美疲劳了。
@LV 4星半好喜欢,在影院看cult 片确实很爽;很欣赏这个结尾和配乐,在“一惊一乍”和“颇有新意”中找到一个不错的平衡。石头姐太强了不愧是外星人!!
#ven82记者会有两位演员佩戴了🇵🇸的徽章。(多一星)普莱蒙的演技很出色让我忽略了他的长相,细节处理很好。石头姐比善良的种类表演要收敛,但是如果为了自虐而冲奖的话估计是没戏的,更像是艺术行为想冲破演员这个职业称谓艺术家(no),只希望石头姐能清醒点别再和兰斯莫斯合作了。。。。。(说自己的造型其实还不够大胆也是。。。好吧)
Venezia 20250829# 精彩!(兰斯莫斯终于邪到了我的点上
兰斯莫斯是怎么做到每一部都让全场观众看完沉默的。他这几年陷入了一个把简单主题套入猎奇框架的routine中一发不可自拔,我甚至觉得最后的反转还不如没有,倒能让他塑造的对立面的人物都更复杂和立体点。但我看到Donny自杀的时候还是哭了。
#悉尼SXSW2025
一开始差点睡着 后面好一些但整体挺可笑的 和poorthings没法比吧
剧情足够飞,镜头语言挑不出任何毛病,音画传递信息的手法新颖且自然,但走出影院后最让我感慨的,是10年前我们在看绝命毒师的时候,谁能想到那个纯粹邪恶的小小配角Todd会有朝一日能和Oscar双料影后飙戏还依然不落下风、甚至要更加夺目。石头姐今年Best pic也好女主也罢拿不拿都行,但Jesse Plemons这个影帝如果能拿那真的是大器晚成、实至名归。
#LeVieDelCinema 2025【💣】狗改不了吃屎的零星电影。结尾?恐怕是最容易预测的“反转”,又或者说“反转”与否,存在任何价值吗?
yorgos你还是那么抽象🙏爱解读的人能有思考的空间,爱看点幽默的人也能笑一下蒜了,哈哈。
讨巧又有点冒犯,不同议题不同的人 不同的紧急情况 最后来到一样的观点和结局,一种当下的幽默
2025.11.02澳门银河
音乐很好,结尾的奇观很精彩,中间真的够疯,以及拍的美国乡下太真实了吧!看得我太代入了!Plemons长得太像疯子了。emma感觉很享受在电影里被虐。感觉没事就需要一场这样的mindfuck
可能是没有看过原作的原因,其实对我来说是新颖的,不是说结尾的反转,是Teddy的现实主义句句名言,结尾反倒让我有泄气的感觉。但是最后的镜头很喜欢,说的是拯救地球,没说过拯救人类哈,我真的谢。
#2025HKAFF 兰斯莫斯看多几部有点审美疲劳,可能是我的问题没有太爱这种视觉强烈的怪诞主义风格,比较敏感情绪化的石头姐在他的电影里依旧释放得很肆意很自在,但下次是否可以换个导演换种方式演。
@香港。几乎一切都可以预测,过程中昏昏欲睡,看完只想问,石头姐为什么还在演兰斯莫斯这些破玩意儿。
这片子有点意思,但观影过程也有点犯困。男的真是造孽啊,甭管虐的是不是外星人,他们这变态和残暴的基因确实是改变不了。反倒是最后人类灭绝了,一片祥和的感觉😂另外俩人的对话就如同网络对线,认知不同,完全不同频率,讲多了也挺无聊的。
Lanthimos你拍这种片出来到底恶心谁呢😅